Thursday 7 October 2021

新鴻基地産的分析

 新鴻基地産簡稱新地(00016:HK),是香港的龍頭地産股,新地的業務生要集中於香港,過去盈利八成以上來自香港,2021年國內的盈利位比例才上升到26%。以2020年全國房地産企業的營業收入排名新地大致上排在48位,是一家地方性的地産商。然而,在盈利的排名上,新地卻打進全國十大!2020年的利潤約合人民幣220億元,較龍湖的利潤高。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新鴻基的業務分為:

地産發展(物業銷售): 住宅和商廈

物業租賃: 商場為主,寫字樓

其他(酒店及公共事業):電訊、物流、數據中心等,酒店



業務布局以穩為主,地産項目發展時間長資金投入高,樓價亦受外在因素影響,因此業務及盈利會很波動;而商場和寫字樓的租金收入為新地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公共事業的收入也較地産發展穩定。租賃業務的盈利很高,在過去十年中大部年份是超過了物業銷售的盈利。


另一方面,新地多年多在香港銷售的住宅物業市占率均是冠軍,投地很積極。其樓宇品質好有囗碑,成為價格的領導者,利潤很高。當然還離不開香港的高房價!物業銷售享受著接近50%高利潤, 疊加租金及公共事業的盈利,形成一個利潤豐厚的組合。


疫情的打擊


疫情下封城,商場租金收入下跌,酒店業務打擊最嚴重已虧損兩年;數據中心的利潤率很高,填補了酒店業務的虧損;其他公共服務的生意在疫情下亦受到衝擊,盈利有所下降。香港賣房卻沒有受到影響,過去幾年盈利隨香港樓價的不斷上漲而一直增加。2021年物業銷售盈利下降主要受物業發展開盤銷售的情奏左右。


國內業務的規模較小,但新地仍然按照在香港的布局,以收租為重。2021年的賣樓盈利大增,與物業發展的節奏有關,估計下個年度會有所回落。但無論如何,國內的盈利正慢慢上升,特別是租金收入。


總的來看,過去兩個財年新地在香港的盈利主要受疫情打擊,分別下滑8%及7%。


將來盈利支撐


展望未來,新地在物業銷售上的利潤大致上可以保持增長:


新地手頭上仍有數個超級地盤包括新九龍啟德站的五座連26萬呎商場地盤巳開工,白石角、北角海璇後續期數等在下年度起逐步推出;另一個在舊機場跑道上擁有維港全海景的地盤將在2023-24年推出;新地在屯門鄰近港鐵站還有一個很大的地段將要建四千六百個住宅單位亦會分批推出。


白石角的地盤剛起步,香港特區政府在10月6日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在白石角科技園區計劃增加一個新的鐵路車站,馬上拉升了新地在該處的土地價值。


新地在2019年以422億港元投得高鐵西九龍總站上蓋地皮,會興建280萬呎甲級寫字樓和35萬呎商場,是新地在商業地産的超級商業地盤;落成後將帶來可觀的租金收入。


目前香港各商埸的人流已在恢復中,租金收入跌勢結束。綜合起來,新地未來數年的盈利巳有保障。政府長遠的規劃是開發新界西北區容納二百五十萬人居住,當中部份由私營房屋供應,對地産發展有利。


風險與機遇


香港政府的政策巳向大灣區傾斜,又會開發土地及交通網絡,逐步釋長經濟動力。但是香港的樓價堪稱世界之最,政府會否推出一些抑壓樓價上升的措施亦未可知。


香港的樓價高,發展商的毛利也是很高,這就代表政策的風險亦很高。


估值方面,市盈率11倍與恆生指數相若。市淨率只有0.5是非常低。新地的資産結構:

物業銷售分部: $2,133億港元

物業租賃分部; $4,448億

其他業務分部: $   632億

現金及金融;     $   388億

但是目前市值只有$2,976億元,那豈不是收租的物業是免費送的嗎?


九月份市場人士一度擔心政府對本地樓市加大管控,致令股價大跌。對未來的預期每位投資者都有自己的心得,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政府的目標是穩定的樓價,不是要價格下跌。


在2019及2021公司盈利下跌時,新地便提高派息比率至50%以保持分紅金額不跌,現時股息率有4.8%。新地手上項目眾多而且優質,可以考慮適當入場,畢竟有4.8%股息作打底回報。未來新地的盈利會有增長的空間,平均年增長速度可能在10%內。新地的股價預期在$90 - $140之間波動,適宜作區間操作。









Tuesday 14 September 2021

招商局港囗 (144) 分析

 國內市場


那個港囗是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答案是上海港。上海自2010年一直佔領全球集裝箱最大港囗位置至今,作為全球第一仍然以平均每年3.9%的速度增長。上海地區的港囗歸上海市,是國有資産並置於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簡稱上港集團。招商局港囗持有上港集團26.45%股權,為第二大股東,穩妥的業務及盈利。



招商的母港在深圳西,深圳西部碼頭的集裝箱吞吐量一度下降,至2016年才閞始回升;下降的原因是港囗要轉形升級。


深圳港的貨櫃量排第四位,若與香港港囗合計便可躍升至全球第二;然而深圳和香港都面臨發展瓶頸。現在國際營運的大型船舶巳達到42萬頓級,深圳港囗水深不足。而香港刞面對土地及人力不足的問題,吞吐量已沒法上升反而出現緩慢下降。2019年國務院公布《粵港澳大灣逅發展規劃網要》,建議粵港澳三地研究組建管理局共同開發萬山群島為深水港囗。若計劃成功,大灣區的這個新港口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大港。這個計劃要很長時間打造,但無論如何給予招商局港囗未來成長的強大動力。


除了在大灣區的中路凖備突園外,招商局港口還進行左右包抄的部署,東翼拓展汕頭港西翼站位湛江,完善地區性覆蓋。在北方,招商局港囗以青島、大連及天津港,立足環渤海區。



海外市場


招商局港囗要走出去在國外營運碼頭絕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海港碼頭都是每個國家重要的交通、經濟和軍事要塞,不會輕易交給外國人打理。發展中國家沒有資金和技術才會把港囗建設交給歐美國家的企業,形成了今天歐美航運企業大量佔據亞洲非洲及南美的港囗的局面。


在我國的國力提升及親和的外交政策下,招商局港囗在海外的港囗業務得以發展。斯裡蘭卡的科倫坡港擴展全交給招商局港囗便是一個很好的經驗。科倫坡港是斯裡蘭卡首府的重要港囗,也是漁港和海軍基地,與中國友好合作才會把港囗授予招商局來營運。招商局為科倫坡港碼頭提升運力,而且設備先進。吉布堤港囗發展亦是同類情況。科倫科港及吉布堤港在一帶一路的海上運輸線上舉足輕重。


另一方面,招商局憑藉其在國內港囗布局的條件吸引國外航運巨企合作,於2013年收購Terminal Link SAS(TL) 49%股權,相當於進入了十五個國外的碼頭。TL 是法國達飛輪船集團(CMA CGM) 的付屬公司專門從事碼頭營運,達飛是國際航運第三大巨頭,與招商局港囗合作有利其船隊在中國的碼頭泊位,達飛亦順理成為招商局港囗的最大客戶之一。


來到2019年達飛計劃收購瑞士CEVA Logistics 要籌集資金21億美元,計劃由向TL出售十個碼頭業務來募資。招商局港囗投入8.15億美元在2020年增加了八個港口碼頭的收益。

説明:2018年及2019年公司的稅前盈利增加在於公司出售所持有深圳赤灣港航的全部股份予母公司,及政府收回位經前海若干地塊的補償收益,屬非經常性收益。


風險管理與投資價值


招商局港囗面對兩大風險:航運市埸的週期波動和營運碼頭的地緣風險。


拓展海外業務不但增收,還鞏固市場地位及服務水平。不過在走出去延伸服務網絡時,招商局港囗所面對的航運周期波動便越加厲害。2015-2016年的歐債危機下,公司的海外碼頭吞吐量明顯收縮。2019年全球疫情困擾下吞吐量也下降。


從以往的環球經濟週期觀察中發現,經濟危機的擴散是分階段性的,不同地區所受到的波動在時間上有差別。招商局港囗可以靠增加組合內的碼頭地區分佈,分散風險降低震盪;公司必需繼續向國際化邁進。


船來船往,碼頭營運就是現金牛的生意。招商局在國際舞台上一方面得益於國家的外交努力,另一方面以合作互利的方式與外企合資經營,這樣亦有助降低地緣政治對業務所隱含的風險。


公司進行「資産運營+資本運作」雙輪驅動模式,希望提高股東收益率;但一來碼頭是重資產投入,而且在股權投資上的資金投入也不輕,因此公司資産回報率就一直在5%多一點(2020疫情下只有3.2%)並不高。雖然十年毛利率平均有42%,重資産的影響還是很大。


公司在過去五年一貫保持分紅,平均派息比率43.6%(不計特別股息)。目前股息率約5.5%,市淨率只有51%資産價值折讓很大,可以適當考慮少量作為長缐收息投資的標的;但不要期待股價短期大升,因環球供應鏈的後續演變仍未明朗。





Sunday 29 August 2021

碧桂園 分析

 與恆大相比,碧桂園(HK:02007)從2016年至2020年的物業開發翻了2.97倍更勝恆大的2.3倍,2021年上半年在建及巳落成待售的合計金額高達15,579億元,高於恆大的14,063億元。



在高速拓展鞏固龍頭地位和市場份額的戰略下,碧桂園靠的是購房者的預付資金。過去10年,其合同負債(即客戶預付)佔物業開發的比例為56%,2021年上半年是61%。這顯得碧桂園的高增長有相當的保障。銀行貨款、優先票據、公司債券及可換股債都用上了,補足了物業開發上所需的九成的資金(2021年上半年是88%)。



碧桂園對上游合作及施工企業的欠款(應付帳款)原來一直很低,但是由2017年開始上升,於2020年達到¥6,011億元,去年及今年上半年開始控制下來,現在是¥5,636億元,降了6%。目前這個應付帳款佔開發物業的47%!龍湖的這個比率才25%。


應付帳款的拉升源於從2016年起應收帳款的快速擴大。在應收款項中,因客戶購買物業所産生的未付款是很少的;主要來源是合營及聯營公司的款項,還有一部份是土地競買及其他保証金方面的。這些款項是免息無扺押的,可以視之為公司支援合營及聯營公司的資金。碧桂園的附屬公司除了房地産開發及建築外,就是酒店經營、農牧業、機器人研發及相關服務。這很大可能導效碧桂園至今仍然踩著一條紅線。


綜合分析,
資金需求:物業開發+合聯營企業支援;

資金來源:有息貸款+客戶預付+向上游欠款;

有息貸款於2019年達峰後巳在積極控制,碧桂園若要消減最後一條紅線必要審慎處理合營和聯營公司的項目。



今年上半年的物業開發金額與去年底持平,這是否意味著碧桂園要調降增長的步伐?現在仍是未知數。由於開發物業與銷售交付存在一定的時間差,若碧桂園對開發減速,應不會有影響一兩年內的利潤。



Saturday 28 August 2021

龍湖集團分析

 當恆大在水深火熱中掙扎時,龍湖(HK:00960)就坐在清涼的三條綠線上籌劃增長。



從龍湖的物業開發(在建及未售)金額來看,2016年是¥1,514億,到2020年已升至¥3,222億,增長2.6倍!恆大同期則是由¥6,586上升至¥15,457億,增長1.1倍。行業巨頭都在加大力度擴張,龍湖也不例外。雖然龍湖的物業開發規模比恆大小一個級,但高增長仍是事實,很難談得上以自有資金來達至這樣的高增長。龍湖用的是下游的資金。


房地産的[合約負債]基本上就是客戶的預付款,即地産商賣樓花穫得資金來蓋房子;龍湖的擴展之路就是主要靠客戶的預付款來支撐。過往十年平均下來,客戶預付便佔物業開發金額的53%,2020年是51%,這令龍湖的資金運作輕鬆得多。有息負債及客戶預付兩項合起來,基本上滿足了物業開發九成以上的資金需求;而且有息貸款也就是物業開發所雷資金的一半,財務上比較安全。




2020年龍湖對計築和施工單位的應付款項佔物業開發的25%,而恆大的比率卻高達59%。恆大的困局在於客戶的預付比率偏低,2018, 2019, 2020客戶預付佔開發物業投入金額只有17%, 10%,13%。恆大的有息貸款(包括銀行貸款,債券,境外美元債券)由2018年起便已沒有增加,一直在滾動維持水平;到2020年,貸款及客戶預付合起來只有閞陵物業的64%,缺口很大,於是資金需求便轉移到上游的施工單位上去,直至如今上游承受不了。



不過龍湖在控制有息貸款,亦逐步把應付帳款比例提高了。2016年時該比例還只是15%,而現在已是25%。


龍湖目前發展策略以佈局站城市的地鐵站為主,發展TOD 項目對銷售有保證,樓花也容易做;但擴展的步伐必需謹慎。

Sunday 8 August 2021

恆大集團 分析

 風眼中的恆大(3333.HK)公布今年1-7月累積銷售金額4,005億元。這是一個驚人的表現,如果沒有目前的困難,今年全年收入必定在6,500億之上!恆大的物業銷售收入由2015年的1,264億增長至2020年的4.945億,擴張的力速很猛。



現金流的困局


要令公司收入上升必需建更多的樓房,建房要時間的。2020年恆大在開發中的就有12,300億元,而且這是以成本計的。相比5,700億的銷售的確是更驚人的規模。


考慮到今年在開發的物業大部份放在明年或後年出售,把開發中物業的金額向前移一年與收入配對,然後計算出售的比例,即今年收入除以去年開發。很明顯,出售比率已由以往的69%下降到42%!以下兩幅圖,一幅是今年銷售與去年開發成本對比,另一幅是今年銷售與兩年前的開發做比較。




在追求高增長的策略下,在建的比銷售出去的多是必然現像,但是恆大這個步伐跨得似乎太大了!2019年疫情沖擊下都沒有做調整減慢新項目投産的速度,卻把自身的資金都套牢了。過高的應付款會讓供應鏈的合作商吃不消。


2020年恆大在開發中及已峻工待售的成本價金額為1萬4千億元,這是恆大主要的資金需求。而恆大的融資現金來源有兩大支柱:借款和應付款。借款包括銀行貸款、國內發債,在香港發的美元債(優先票據)、可換股債,這些是要付利息的借貸。應付款主要是未付給合作方如施工單位的款項和應付票據,應付賬一般不計利息。這兩項加起來,在2020年有1萬5千多億元。資金需求及資金來源是比配的,約九成的融入資金用於開發物業;恆大投的多元産業所涉及的現金流規模相對來看實在不高。



在建的太多,環境又不利,恆大衝萬億房企的決心卻沒有動搖。結果是減價促銷,毛利率下降。在三條紅綫的新監管下,恆大的應付款終於在2020年超過了借款1千1百億元達到8,292億元之巨,把供應鏈上的現金流拉得極其緊張。


土儲的價值


財報的數據顯示,開發物業的平均成本是這樣的:

土地成本 55%

建築費用 35%

融資成本 10%

假設恆大維持毛利率在24%,那麼土地成本佔銷售收入約35%。4千2百億元的土儲有可能換成1萬2千億的收入,如果把土地賣光是遠不足夠去還借款和應付款的。


留給恆大的路就是出售部份資産來盤活供應鏈,使生産可以繼續,銷售可以完成。但同時恆大必須減慢腳步。不論是否有白武士進場,恆大必須調整心態,飯得一囗一囗吃。



守住毛利率


估計恆大會在8月出台今年的半年財報,預測開發中物業的金額及應付款金額將會延續升勢。


在借款的路上,恆大不大可能提高銀行貸款水平,在國內發債早幾年已行不通,剩下的美元債通道如今又被評級機構下調至 CCC,很難發新債。要改善信貸評級,恆大需要把控銷售毛利率。毛利率過低,公司便無法承受更高的資金利息。這樣的情況下,恆大需要停止大折讓的減價售樓保持盈利能力。


總結


相信投資者更希望見到恆大在發展地産項目上減速。瘦身後盤活現金流繼續建築和銷售,這對全社會將是較好的結果。



Sunday 11 July 2021

江西銅業 分析

 坐在銅礦和金山上的江西銅業,毛利率卻一直在3.2%至4.2%之間徘徊,原因在於江西銅業有一半的營業收入來自貿易。貿易額非常大但毛利率極低,這樣便把整體毛利拉低了。



這還不止,公司每年自産銅精礦約20萬噸,而各類銅産品合計則由2014年的206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311萬噸。自家掘出的20萬噸銅只佔全部銅産出的6.5%,或可以用杯水車薪來形容。所需的銅原材料需要進囗,因此其毛利潤主要靠加工得來。





銅産品的應用市場非常龐大,而且加工工藝成熟,這導致加工費率變得透明,下游的冶煉行業毛利率很難提升。銅加工的費用一般稱為處理費TC和精煉費RC,Fastmarket.com 的统計顯示,亞太地區的加工費一直維持一個下降趨勢。國內12家主要銅冶煉廠占我國銅産量85%以上,包括銅陵有色、江西銅業、紫金礦業、大冶有色等,他們也是中國治煉採購團隊 CSAP 的成員。他們與礦場共同協商加工費,避免成員進入惡性價格競爭。



目前市場對鋰電銅箔需求旺盛,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銅箔加工費年內上漲近40%。首先江西銅業的收入以陰極銅為主,佔全部銅收入50%以上,銅加工産品的貢獻很少,只是個小頭。再者江西銅業的銅箔相對較厚,不適用於鋰電池。國內鋰電銅箔市場主要厂家为诺德股份、灵宝华鑫、嘉元科技、铜陵有色、湖北中一科技、超华科技等,並不是江西銅業。


2020年江西銅業的營業收入结構(包括工業及贸易):毛利率

陰極銅  52.3%  3.9%

銅杆缐  18.5%  1.3%

銅精礦粗雜銅及陽極板  4.2%  3.8%

銅加工産品  1.4%  4.7%

——––——————————

銅相关合計: 76.4%


黃金  10.6%  6.7%

白銀   4.2%   6.4%

有色金屬 5.6%  3.0%

——––——————————

其他金屬合計: 20.4%


其他 3.2%




綜合以上分析,江西銅業是一家工貿公司,工業生産又以加工比重較大。公司要提升毛利率和淨資產回報率都不容易。從長遠的價值發展上看,江西銅應該增加工業比例縮減貿易比重。2020年贸易的毛利率是0.44%,過往六年的平均只有0.07%,可以說是無利可圖的搬運工。


江西銅業在2018年提出「三年創新倍增」目標,堅持「以銅為本、做強有色、多元發展、全球佈局」的戰略方針,力爭到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翻番、保有資源儲量翻番,成為全球最大的銅冶煉企業和銅加工企業。今年是第三年,江西銅業要達標看來不易,前两年在疫情衝擊下業績增長速度不夠,今年收入需要在2020年的基礎上增長35%,任務很艱巨。但可以看到貿易收入佔比已有所下降,去年已少於總收入的一半,但能否有突破性進展仍未清晰。在佈局上公司增加了金礦及金冶煉的業務。


在股市上,投資者基本上把公司的A股(600362)和H股(0358)股價舆國際期铜價掛鈎。其中道理是公司以市場價格購入原材料加工,然後按銅品的市場價出售,於是公司的營業收入大概可視為其産能跟著銅價走。雖然公司毛利按加工費來,但費用不高,佔銅價的比率很少。江西銅業是對銅價走勢的投機性操作,不宜作長缐投資。


江西銅業一直保持著經營活動現金流為正數,整體現金流相對平穩,所以投資者便可以專注於銅價來做估值。近期銅價上升,市埸對經濟復甦通漲升温反應激烈於是拉高了公司的股價,股價偏離了期銅一段時間就會回撤,形成較大的波動。


江西銅業股價與期銅價格的比率,目前A股價/期銅價平均维持在5.60x的水平丶H股價/期銅價期銅價平均维持在3.65x的水平,即是銅價對江銅股價的關係,成為短線炒作的重要參考。(期銅價格是採用CME即月期銅價格 HG1)


從三個層面來看:

 - 財務平穩薄利  

 - 股價被動

 - 成長需要調結構




Saturday 5 June 2021

海螺水泥 分析

今年1月至4月,國內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加48%。海螺水泥的營業收入亦增長48%,主業利潤增長19%。由於煤價上升,海螺生産的水泥毛利每噸下降28元至130元。


海螺的總資産有¥203b;然而公司持有¥65b現金及¥27b短期金融资産,合共為¥92b。即是說,公司的資産有差不多一半是现金和金融投資,這實在是很高的比率。公司的短期借款是¥2b,長期的¥6.5b。相對公司的總资産及現金,簡直是花生米一碟而矣。


公司有¥149b未分配的累積利潤,派息比率則每年約在30%(30%的利潤用來派息),因此市場上有人會期待海螺增加派息。海螺坐擁龐大現金,似乎沒有特別的發展項目,就拿錢去做理財産品賺利息。


海螺水泥的A股是600585,在計入汇率的影響後,港股914的股價是600585的88%。由2009年起,H股一直高於A股,到2020年3月600585追上來了;目前投资考慮H股較合算。H股及A股都是在2020年的9月開始由歷史高位回調到一年低位。但不得不注意股價在2017年才HK$22的水平,因此去年的歷史高位$60元已是很大的升幅,必然産生穫利的沽壓。


周五(6月4號)914收市價HK$43,而每股有大約HK$20的现金及短期金融资産。估值上看,現價PE巳降到5.5x,接近2019年1月的5.36x的歷史低位。息率大約升至6%。股價亦到了一年之低位。


股價調整30%後,914很大機會再上升。但是$60的高位必然阻力非常大:

1.  海螺的利潤提升是行業去産能的效果,是得益者,但海螺坐著現金而沒有未來發展計劃,會令投資者担心未來的成長性(欠一個故事)。


由2017年起,海螺自産水泥熟料銷量增長緩慢,去年更只有0.6%增長。公司銷量的增長由2016年的2.77億噸升至2020年的4.53億噸,主要以貿易形式來處理;而貿易的毛利率大概只有0.2%。海螺水泥在行業面對去産能和炭排放的考量下,以貿易經營来满足目前需求上升並维持公司産品毛利,應是明智之舉。



2. 在水泥熟料的綜合成本上,燃料及動力佔50%比重!在通漲的陰影下,使大家開始考慮到利潤增長的高峰已過?若煤價繼續拉升,将會令海螺股價處於弱勢。



3. 未有蹟像公司要增加派息比率。


幸運的是,目前股價有五厘以上股息支持。而且海螺的營業收入依然在上升。以PS估值来看,也是在歷史低位區間。股價在$35 - $55之間波動的機率比較高,短缐在$40的大位是支持位。


從三個層面来看海螺水泥:

- 財務健康 +

- 股價便宜 +

- 成長被動 —


下圖藍線為: H股價/ (A股價× 匯率)

Saturday 27 February 2021

美股有可能再炒上嗎?

 2月25日美國10年期國債飆升至1.6%帶動環球股市及滙市下跌。投資者對債息上升的擔憂是通脹來臨,美聯儲將要加息以遏制通脹;而加息必然是不利經濟和股市。


美國的通脹


美國一月份消費物價指數是1.4%,聯儲局觀察的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則為1.5%。這都是低於聯儲的目標。不過燃油、工業金屬及各類商品價格正在上升,令大家期待通脹即將來臨;於是對未來通脹的預期便顯得更重要。


觀察美國的通脹預期的其中一個工具是美國財政部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 (TIPS) ,聯儲局的網站提供了以10年國債推算出來的通脹預期率為2.15%。這說明國債市場已反映出對通脹的看法,而這水平相當於2018年年中的預期,但未到2.5%的關鍵位置。


通脹預期由2020年3月疫情在美國爆發後逐步回升,這是經濟復甦過程的正常表現,並非壞事。但是2月25日,美國國債息率突然加快上升,引至投資市場擔憂。此刻各地股市都在歷史高位附近,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波動。


那麼為何債率突然急速跳上呢?現在回看當天的通脹預期並沒有急速上升,所以不是因擔心通脹來把債率推高的。



供求問題


路透社的新聞很能說明問題,當天的7年期國債投標,認購比率bid to cover ratio只有2.04是一個歷史性的低位,被稱為"可怕" 的投標情況。美國國債發行的買盤在減少!


美國財政部在去年第四季巳發行上萬億美元新債,為剌激經濟方案做了凖備,但方案一直在拖。因為財政部手頭現金很多,至今季要發的債額並不多,只是在千億級。結論是非本次供應太多而是需求在收縮。


投標日                    年期          認購比率

2020年12月21日   20年國債   2.39

2021年2月18日     20年國債   2.15

2021年2月25日        7年國債  2.04 


在2020年第二季,認購比率在2.5的範圍。而需求減弱的原因可能在於:

1 國債已發太多了,吸收了大部份的購買力

2 經濟弱,機構閒錢不多了

3 外國在疫情下亦沒有太多資金入場


國債息率上升是實實在在的利息成本增加,美國的財政政策目的是刺激經濟復甦,聯儲局不能放任市場利率上升不管而功虧一簣,聯儲局只要在市場增加買入長年期國債便可以推低債息化解問題。現在長息升的比短息快,多買長年期的債便可以了。這操作被稱為孳息曲缐管控 Yield Curve Control。聯儲局何時出手,沒有人知道。投資者需要繼續留意美國國債息率變化來探知情況。


股市走向


美國衆議院在2月底終於通過了1.9億美元的刺激方案,在大水流入市場的背景下,聯儲局不收水反而會增加買債,美國股市在調整後仍有很大機會再上升。


美國財政部發債,聯儲局來收,這個美式印鈔系統似乎停不下來。美國的貨幣政策就是QE。


參考:

https://fred.stlouisfed.org/series/T10YIE
https://www.bea.gov/data/personal-consumption-expenditures-price-index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a-bonds-idUSL1N2JN2DK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a-bonds/refile-treasuries-inflation-bets-poor-auction-catapult-key-yield-above-1-5-idUSL1N2KV3ET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a-bonds-idUSL1N2J11Z0
https://www.treasury.gov/resource-center/data-chart-center/quarterly-refunding/documents/auctions.pdf

Thursday 18 February 2021

看看ARK如何操盤特斯拉(TSLA)股份

 ARK 基金的“牛市女皇”Cathie Wood 因投資特斯拉股票大賺而名震江湖。Cathie 的坐駕就是2018年的 Model  S。我們從該基金每季向美國証監會申報的紀錄來了解其對 TSLA 的操作。


由於特斯拉的股份在2020年8月未折細,一股分折為五股;為方便比較,我們把ARK以往申報的股數乘以5、股價除以5,使之與現價作可以直接對比。公佈的數字是每季未的持倉數,我們假設以每季未的股價作為該季所有買賣的成交價,於是推算出到2020年底,其持貨平均成本約為$185,浮盈暴利330%!佔極大成本優勢。



數據顯示2017至2018年,基金不斷吸納特斯拉股票。到2018年第四季在高位出貨,沽出手頭的45%股份,利潤率約16%。然後在隨後兩季股價下行時增持,把平均成本推低8.3%。可謂一石二鳥。


2019年的第四季,TSLA 的股價上漲了一倍,ARK 出貨了。他們沽出38%的股份,利潤率達到60%。然而特斯拉的股價繼續上升,於是ARK在2020年的第一季又再沽出17%的貨;兩季合共減持接近一半,穫利一千萬美元。


但這輪減持後沒有迎來股價下調的回補機會,終於在第二季以較高的價格增購19%貨,顯示對未來的信心。到第三季TSLA 已升至每股$400,ARK沽出手上4%的股份便盈利四千五百萬美元。


在去年最後一季,ARK淨買入70萬股(21%),估計該季入貨成本在$600-$700之間。這次購入的數量沒有上一輪的多,似乎是要管控在高追下平均成本不要升太快。



基於對特斯拉的長期看好格局,ARK敢於吸納股份但不忘波段操作穫利。在2018年底至2019年中,特斯拉股價下跌超三成,而ARK則順勢增持,由3.7百萬股提升至5.8百萬股。2020年股價上行,ARK持貨也從第一季的2.98百萬股增加至4.1百萬股。


去年第四季的購貨成本$700是對散戶們很好的參考點位。進入2021年的第一季,TSLA 股價在$800-$900之間徘徊,我們推測ARK在這段日子可能會沽貨並等待股價回調後再度買入。


近來特斯拉的負面新聞不少,短期來看對股價有壓力。一方面是生產質量因趕貨而出現問題而要召回,馬斯克亦承認了。另一方面特斯拉在歐洲市場已失去了龍頭寶座,在歐盟大力補貼下,歐洲的新能源車崛起了。第三,特斯拉雖然在美國本土的新能源車市場佔有率高達78%,但市場預期更多品牌的新車推出來搶生意。拜登政府提出把政府用車更換為電動車,但美國政府用車一般專屬通用GM的。特斯拉能搶到多少現在未明朗。


而正面的消息是特斯拉正在進一步推升産能,已開始洽商在印度建廠。另一邊廂,特斯拉在電池上下大力氣並按計劃推低車價,強化護城河。這些是較長期的驅動力。


Cathie Wood 在2018年預期 TSLA 會升到每股$4,000,到今年她把目標價改為$7,000。把餅劃的很大,全力唱好!ARK的操盤節奏值得我們學習。




Friday 29 January 2021

遊戲驛站(GME) 美國沽空機構與散户的對决

 Citadel 是全球最大的對冲基金之一,没有正式的中文名字, 擅長高頻交易及長短倉,創辨人及 CEO  是 Ken Griffin 格里芬。Citadel 有两家公司名為 Citadel Securities 是專做証券及期货買賣的經紀(broker)。這家公司的經營可謂劣躀斑斑。2020年7月被美國証監 罰款70萬美元原因在延遲對客戶訂單的交易,先為自己做買賣。証監仍在調查Citadel 把客户的單賣給同行和高頻交易商而未通知客户。



羅賓漢Robinhood是一個証券及期貨的交易綱站,而 Bloomberg 彭博社就曾報導過羅賓漢將其40%的客户單子賣給Citadel 和Two Sigma兩間證券行 。 雖然Citadel 並不擁有羅賓漢,但其关系是非常深的。羅賓漢不收佣金不收平台費是如何賺錢呢?羅賓漢自言部份收入來自造市商的回佣, "rebates from market makers and trading venues" 。有獨立分析員估計,羅賓漢的這方面收入在2018年有$69百萬美元,而在2020年第二季暴增至$180百萬美元。


羅賓漢和華爾街的大佬門當然沒有想到社交平台Reddit 的號召力如此強大,他們也 忽略了大眾對華爾街的恨意。當散户在羅賓漢交易平台瘋狂買入 GameStop 遊戲驛站(GME) 時,專門去沽空人家的對沖基金 Melvin Capital 就出埸沽空GME,结果輸死。Citadel 及Point 72 两家對冲基金合力向Melvin Capital 注入资金US$27.5億解困。Melvin  Capital 與Point72 关系也很特別。Point72 的老板是華爾街大佬Steve Cohen 的公司,而Melvin Capital 的創辨人撲堅Gabriel Plotkin 在開立這公司前是為Cohen 打工的。2019年Point72 有三分一的生意来自Melvin  Capital。


GME股價這些日子戰況激烈之際,市場上又冒出了多只其他股份被點名是散户進攻的對象。實際上那些都是對沖基金的水軍在搗亂, 企圖分散散戶的注意力。


Citadel 當然也有参與沽空GME的股票。到1月28日,羅賓漢突然暫停了散户對 GME的股票和權証Option的買入,部分客户反映被強行沽出股票,令GME股價急瀉,由$500跌到$120。傳聞是 Citadel 在羅賓漢出手前先步署好沽空盤,在萬無一失下追回两家公司之前的損失。收市後羅賓漢便解取限制,於是GME就回升至$330。



現在Reddit 上的討論是如何把錢從羅賓漢的交易平台搬走。憤怒的群眾要起訴羅賓漢, 他們更痛恨華爾街。2015年伯南克從聯儲局卸任後便加入了 Citadel,可見對華爾街大佬們的勢力!


羅賓漢是一個劫富濟貧的符號,但現實原來是大鱷的打手, 是披著羊皮的狼。美國社會的貧富懸殊越來越嚴重,財富都聚集在金融資本手上,社會底層脫貧無望,以YOLO《你只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  的主流思想去對抗社會的不公,把手頭上所有的錢都砸進去。可悲的是羅賓漢的CEO 出来為禁止交易解話,説這是為了保護投资者和市場。



華爾街的巨頭們关系錯綜複雜,以利益連結在一起,散戶們這一場狙擊沽空機構的戰役將會非常艱險。遊戲驛站GME的股價去向繼續是全世界看這美劇的焦點。

Tuesday 26 January 2021

"快手" 上市 新股分析

 快手科技(1024.HK)今天開始招股並於2月日上市。無論快手是否抖音的前哨戰,香港各機構巳推出低息槓桿貸款吸客。滙豐銀行提供年息低至0.8%,中銀香港1%。



上市就炒


快手推出新股3.65億股,佔全部股份8.9%。計及最高回撥後,在香港公開發售的有 21,913,200股,佔全部出售股份6.6%。大部份新股會落入機構手中,公開部分很少,對上市時搶高股價很有利。


發展的考量


2020年首三季合計,快手的營收是人民幣¥406億元,較2019年首三季的273億元增長了133億元(55%)。收入增長主要來自直播和網購這兩方面。毛利增長了58億元(61%)達153億元,毛利率由2019年的34.7%提高至37.6%。


在如此強力的收入增長下,公司經營本業郤出現虧損,而且經營活動的現金流也變成淨流出!究其原因是開支增加太大。


經營利潤:

2017年 ¥6.07億

2018年  ¥-5.20億

2019年  ¥6.88億

2020年  ¥-89.42億(首三季)


隨著業務收入增長,帶寬費用及服務器托管成本上升了41億元(133%)。人手亦要增加,濾僱員福利開支上升了3.3億元(130%)。這些都較合情理。


最為關鍵的是推廣及廣告開支,由53億元大漲至191億元,大增138億元!相當於2020年九個月的133億元收入增長全部由推廣費換來的,穫取客戶的成本可謂巨大。而這樣攬客,是否能鎖定客戶不流失,仍未知。但若然只是燒錢留客則不可能是長久之計。


營銷開支外,公司在研發上的支出翻倍增長至41億元。


在這個資金氾濫的年代,以資本來買市場的經營方式已是常態,沒有資金鏈支撐的企業會很短命。但相信投資者都希望看到企業能高效利用資金,把每分錢的支出都用好。


快手的收入與銷售及營銷開支比例:

2017年 6.13倍

2018年 4.76倍

2019年 3.97倍

2020年 2.05倍(首三季)

以上是(收入)/ (銷售及營銷開支)的計算,即是每一元的開支帶來多少元的收入。快手的邊際效率在下降,未來的增長可能要花更多的開支?


一方面是公司的營收基數變大了所致,然而我們亦要考慮快手所經營的市場是否面臨激烈的競爭。公司將由上市取得淨額328億元人民幣,相信對公司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