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9 January 2021

遊戲驛站(GME) 美國沽空機構與散户的對决

 Citadel 是全球最大的對冲基金之一,没有正式的中文名字, 擅長高頻交易及長短倉,創辨人及 CEO  是 Ken Griffin 格里芬。Citadel 有两家公司名為 Citadel Securities 是專做証券及期货買賣的經紀(broker)。這家公司的經營可謂劣躀斑斑。2020年7月被美國証監 罰款70萬美元原因在延遲對客戶訂單的交易,先為自己做買賣。証監仍在調查Citadel 把客户的單賣給同行和高頻交易商而未通知客户。



羅賓漢Robinhood是一個証券及期貨的交易綱站,而 Bloomberg 彭博社就曾報導過羅賓漢將其40%的客户單子賣給Citadel 和Two Sigma兩間證券行 。 雖然Citadel 並不擁有羅賓漢,但其关系是非常深的。羅賓漢不收佣金不收平台費是如何賺錢呢?羅賓漢自言部份收入來自造市商的回佣, "rebates from market makers and trading venues" 。有獨立分析員估計,羅賓漢的這方面收入在2018年有$69百萬美元,而在2020年第二季暴增至$180百萬美元。


羅賓漢和華爾街的大佬門當然沒有想到社交平台Reddit 的號召力如此強大,他們也 忽略了大眾對華爾街的恨意。當散户在羅賓漢交易平台瘋狂買入 GameStop 遊戲驛站(GME) 時,專門去沽空人家的對沖基金 Melvin Capital 就出埸沽空GME,结果輸死。Citadel 及Point 72 两家對冲基金合力向Melvin Capital 注入资金US$27.5億解困。Melvin  Capital 與Point72 关系也很特別。Point72 的老板是華爾街大佬Steve Cohen 的公司,而Melvin Capital 的創辨人撲堅Gabriel Plotkin 在開立這公司前是為Cohen 打工的。2019年Point72 有三分一的生意来自Melvin  Capital。


GME股價這些日子戰況激烈之際,市場上又冒出了多只其他股份被點名是散户進攻的對象。實際上那些都是對沖基金的水軍在搗亂, 企圖分散散戶的注意力。


Citadel 當然也有参與沽空GME的股票。到1月28日,羅賓漢突然暫停了散户對 GME的股票和權証Option的買入,部分客户反映被強行沽出股票,令GME股價急瀉,由$500跌到$120。傳聞是 Citadel 在羅賓漢出手前先步署好沽空盤,在萬無一失下追回两家公司之前的損失。收市後羅賓漢便解取限制,於是GME就回升至$330。



現在Reddit 上的討論是如何把錢從羅賓漢的交易平台搬走。憤怒的群眾要起訴羅賓漢, 他們更痛恨華爾街。2015年伯南克從聯儲局卸任後便加入了 Citadel,可見對華爾街大佬們的勢力!


羅賓漢是一個劫富濟貧的符號,但現實原來是大鱷的打手, 是披著羊皮的狼。美國社會的貧富懸殊越來越嚴重,財富都聚集在金融資本手上,社會底層脫貧無望,以YOLO《你只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  的主流思想去對抗社會的不公,把手頭上所有的錢都砸進去。可悲的是羅賓漢的CEO 出来為禁止交易解話,説這是為了保護投资者和市場。



華爾街的巨頭們关系錯綜複雜,以利益連結在一起,散戶們這一場狙擊沽空機構的戰役將會非常艱險。遊戲驛站GME的股價去向繼續是全世界看這美劇的焦點。

Tuesday 26 January 2021

"快手" 上市 新股分析

 快手科技(1024.HK)今天開始招股並於2月日上市。無論快手是否抖音的前哨戰,香港各機構巳推出低息槓桿貸款吸客。滙豐銀行提供年息低至0.8%,中銀香港1%。



上市就炒


快手推出新股3.65億股,佔全部股份8.9%。計及最高回撥後,在香港公開發售的有 21,913,200股,佔全部出售股份6.6%。大部份新股會落入機構手中,公開部分很少,對上市時搶高股價很有利。


發展的考量


2020年首三季合計,快手的營收是人民幣¥406億元,較2019年首三季的273億元增長了133億元(55%)。收入增長主要來自直播和網購這兩方面。毛利增長了58億元(61%)達153億元,毛利率由2019年的34.7%提高至37.6%。


在如此強力的收入增長下,公司經營本業郤出現虧損,而且經營活動的現金流也變成淨流出!究其原因是開支增加太大。


經營利潤:

2017年 ¥6.07億

2018年  ¥-5.20億

2019年  ¥6.88億

2020年  ¥-89.42億(首三季)


隨著業務收入增長,帶寬費用及服務器托管成本上升了41億元(133%)。人手亦要增加,濾僱員福利開支上升了3.3億元(130%)。這些都較合情理。


最為關鍵的是推廣及廣告開支,由53億元大漲至191億元,大增138億元!相當於2020年九個月的133億元收入增長全部由推廣費換來的,穫取客戶的成本可謂巨大。而這樣攬客,是否能鎖定客戶不流失,仍未知。但若然只是燒錢留客則不可能是長久之計。


營銷開支外,公司在研發上的支出翻倍增長至41億元。


在這個資金氾濫的年代,以資本來買市場的經營方式已是常態,沒有資金鏈支撐的企業會很短命。但相信投資者都希望看到企業能高效利用資金,把每分錢的支出都用好。


快手的收入與銷售及營銷開支比例:

2017年 6.13倍

2018年 4.76倍

2019年 3.97倍

2020年 2.05倍(首三季)

以上是(收入)/ (銷售及營銷開支)的計算,即是每一元的開支帶來多少元的收入。快手的邊際效率在下降,未來的增長可能要花更多的開支?


一方面是公司的營收基數變大了所致,然而我們亦要考慮快手所經營的市場是否面臨激烈的競爭。公司將由上市取得淨額328億元人民幣,相信對公司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Monday 25 January 2021

電動車股價比併

 我們把國內主要的新能有關車股股價與特斯拉一起做個比較。由2020年初至今2021年1月25日,蔚來比增長1441%成為冠軍,比特斯拉還厲害。



蔚來 NIO        +1441%

特斯拉TSLA    +911%

五菱 305         +864%

比亞迪1211    +555%

小牛NIU          +439%

長城 2333      +353%

恆大708         +284%

小鵬 XPEV     +165%

吉利 175       +109%

理想 LI            +109%


蔚來被海外投資者視為中國的高端品牌,而發展新動力電池,汽車快速換電技術和不斷增長的銷量為其股價添動力,在美國上市的電動三儍中跑出。而小鵬和理想的股價增長就遠遠落後,從去年12月24日創新高後,至今只由低位回升50%,但蔚來巳再創新高。理想車型單一,另投資者對他興趣不大。


上海通用五菱旗下的宏光 Mini EV 打下了半年銷量10萬台的新能源車記錄,憑這一輌價格便宜的代步車,成為國內最暢銷的新能源車,股價亦隨之急升。


在美國上市的小牛機車是專門做兩輪的電動機車,2020年小牛電動共售出兩輪電動車600,892輛,同比增長42.6%,其中,國內和國外銷量分別為572,154輛和28,739輛,已在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


比亞迪之外,蔚來和長城都在開發動力電池上有所進步。在香港上市的癀汽(2238)雖然也宣報其在開發電池,但這段時期股價仍下跌19%,因此未在本分析圖內。同樣中國市場的汽車龍頭600104上汽在這時段的股價跌了4.6%,市場的焦點都是在新能源車上。

我們的名單上最奇異的是在香港上市的恆大汽車708,榜上就只有他仍未有車出售!

投資市場主要考量銷售量 、技術能力、品牌等作綜合評價。

Thursday 21 January 2021

拜登下的投資環境預期

 一如所料,拜登政府先擺出對華的強硬姿態,由國務卿到財長都在傳遞這個訊息。拜登政府要利用特朗普所種下的仇華情緒來管理自己的國家。


拜登會以維持中國作為美國的最大威脅來圑結國內不同群體。對歐盟的關系將會有所改善,但雙方關系巳打折扣。


俢復與歐洲的關系


外交上所考慮的是如何對付俄羅斯,對俄羅斯稍為放松可以減輕在歐洲方面的軍事壓力,亦有利分化中俄的合作和團結歐盟對抗中國。而相對來看,中國在經濟及軍力上的壯大更令美國揪心。當然美國也不會對俄放下介心!  拜登政府如何處理美俄關系將會是個戲碼。


美國目前無需調整其中東政策,這裡並不是美國的重要麻煩點。拜登的外交很可能是優先與歐洲緩和氣氛以便合力對付中國,拜登會否停止對俄天然氣至德國的北溪2號工程的制裁以示好?但是歐盟已明白說出對美元的顧忌,美方一廂情願的修好未必有效。歐盟的目標是要增加以歐元在國際貿易上的使用,這與美國的利益相衝。


針對中國


奧巴馬時期,民主黨所提出的3D策略,即外交diplomacy、發展 development 與軍事defense三方面,勢將延伸至今屆。


奧巴馬時期圍堵中國的方式是多層次的,經濟上是外交與發展為手段,推動太平洋伙伴協議TPP,外交上與東南亞諸國加強聯系並在東盟上強勢介入,目的是弱化中國的影響力同時增加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即所謂的[再平衡]。


在軍事上就是[重返亞太]的戰略,把美軍軍力重心移到亞洲,加強在第一及第二島鏈對中國的壓制。在這方面特朗普比奧巴馬做得更狠,軍機軍艦不斷進入中國南海、東海和台海。


奧巴馬政府與中國的態度並沒有像特朗普的那樣惡劣,是基於對美國企業在華的利益的考慮,絕對不是對中國抱有甚麼誠意或友誼。特朗普的過硬政策,被視為激勵中俄加強合作的原因,拜登政府需要平衡一下。


然而,奧巴馬政府被美國國內所詬病的是一個對外軟弱的政府,這令特朗普旗幟鮮明地打向要美國優先和再偉大的口號;因此各國可以期待今次拜登政權將會是比較強硬,至少不能輕易認慫。


有必要繼續放水


欲在對外事務上強勢的拜登面臨國內的困局!美國政府由金融風暴至疫情大流行,發了巨額國債,其債務巳到達 GDP 的1.3倍,但新政府仍要繼續增加財赤來挽救經濟及民生。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就已預期美債 GDP 的比率會升到兩倍。外國政府基本上再沒有增加購買美國政府債券,只是維持現水平而矣。美國需要聯儲局及國內機構來吸納國債,最後必然是貧富差距繼續擴大,社會財富不均,無法緩解國內的種族及階級分裂。


特朗普伸手向盟友大增保護費,企圖減輕自己的軍費負擔。但是龐大的美軍日耗萬金,美國仍然是全球生産及添置最多戰機戰艦及軍備的國家。下圖是美國政府的軍費預算計劃。美國必會盡力保持軍事領先優勢,否則霸權地位岌岌可危。這對於缺錢的美國就是一種矛盾。


繼續放水,債務上漲,美國聯儲局根本無法加息,否則美國還要發更多債來支付利息。結果仍是剌激投資市場去冒險。


美元走弱的機會仍較大


耶倫在1月19日的聽證會上表示不會像上屆政府要使美元弱,提出美元滙價由市場決定。但是美國如此龐大的債務增長,市場怎可能看強美元?


歐盟有意加強歐元的使用,那意味著用歐元向中東買石油,向俄羅斯買天然氣。中國亦在加快人民幣在一帶一路上的使用。未來環球貿易增長,對美元的需求升幅就會有限,美元要強也不容易,這為投資美元計價的工具帶來滙率上的風險。


影響面


特朗普向各國開打貿易戰時,民主黨從來沒有反對。可以斷定拜登政權不會放棄特朗普在貿易戰上所取得的任何"成果" ,對中方的各種制裁只會作為日後談判的籌碼。


疫情對經濟的打擊面很廣,傷害非常大。拜登團隊能否有效控制疫症仍是未知數,這亦是投資市場的風險所在。樂觀估計,美國經濟在今年第四季回升。


亞洲的股票及債券市場除了持續受惠中國的經濟增長外,同時有機會受惠美國的拉攏。而中國在美的投資只有繼續徹退,388港交所的生意長做長有。



參考:

https://comptroller.defense.gov/Portals/45/Documents/defbudget/fy2020/fy2020_Budget_Request_Overview_Book.pdf

https://www.defense.gov/Newsroom/Releases/Release/Article/2079489/dod-releases-fiscal-year-2021-budget-proposal/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17577/outlays-for-defense-and-forecast-in-the-us/

https://www.cbo.gov/publication/56598

https://www.cnbc.com/2021/01/19/five-key-takeaways-from-janet-yellens-treasury-confirmation-hearing.html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5%9C%8B%E5%8B%99%E5%8D%BF%E6%8F%90%E5%90%8D%E4%BA%BA%E5%B8%83%E6%9E%97%E8%82%AF%E6%94%AF%E6%8C%81%E5%B0%8D%E8%8F%AF%E5%BC%B7%E7%A1%AC%E6%85%8B%E5%BA%A6%EF%BC%8C%E7%A8%B1%E6%9C%83%E8%88%87%E5%85%B1%E5%92%8C%E9%BB%A8%E5%90%88%E4%BD%9C-11611108910?mod=djemTTN_CT_h&tesla=y

https://www.amazon.com/Long-Game-Washington-Redefined-America%C2%92s/dp/161039660X

Monday 18 January 2021

比特幣的兩個問題

 1  比特幣能用嗎?


比特幣Bitcoin基本上不會被用來買賣貨品和服務,這與比特幣的性質有闞。比特幣沒有中央處理系統,是由區塊鏈連結起來的分散式系統。用比特幣做交易時需要核實用比特幣支付者是否的確擁有該幣,確認後才能交易。交易就要把支付和收入比特幣的紀錄登記在區塊鏈各節點上。這個過程需要時間,最起碼十分鐘;小金額的交易確定時間更長,而且交易有費用。這完全沒法與現今市場上的各種的電子支付相比。


不過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比特幣兌美元價可以一天內升跌數千美元。一個突然超級升值又突然超級貶值的貨幣跟本不可能用於日常生活中。當一個國家的貨幣出現不穩定時,人們只有轉用外幣。



2  機構的圖謀


當然一個不穩定的貨幣也就不可能有儲值的功能。投資者不可能把資金都用來買入不穩定的資産。


但是美國不是有企業購入比特幣替代公司的現金儲備嗎?這是否表明比特幣會不斷升值呢?首先這類公司不多,只有那麼幾家;而且他們都是高調進場,宣告敝公司要買入大量比特幣。很顯然就是昭告天下敝司要做莊。試問有那家正常經營的企業會自願地把自身的資産負債表推何大波動呢?


莊家對決必然是在期貨市場。2017年底美國比特幣期貨市場正式開張。莊家持有比特幣只為撬動期貨價格變化,大部份是壓倉用的。


統計分析証明比特幣與股市、黃金、各類大宗商品和經濟數據沒有明顯的相關性,短期內的同步上升只是一種隨機性而矣。要推動比特幣價格上升或下跌純粹靠市場的投機心理。比特幣就是一個數字檔案沒有別的意思,沒有觀賞價值,沒有實用價值,亦與任何國家的經濟狀況無關,莊家的言論和行動才是致關重要。


期貨市場可以看升也可以看跌,而比特幣動輒上落千元,堪稱期貨市場最波動的產品,對炒家非常吸引。然而風險亦非常巨大,因此期交所CME要求margin 35%,CBOE 更要求44%比其他期貨合約高出一大截。一張比特幣期貨合約是5個比特幣,BTCUSD 每變動1%,期貨合約價值便變動5%,以每個比特幣US$35,000計,則一張合約總價是US$175,000。2021年1月15日,比特幣當天內最高至最低價差是$5,314美元,不過這並不是最高的,比特幣在1月11日曾創下一天裡上下波幅US$8,000的驚人紀錄,令人頭暈目眩,被動斬倉的盤很多。


別以為有機構在$30,000進場就可以看升比特幣。在期市裡各大莊殺戮可不會是單一方向的。2020年新加坡的興隆集團炒油就爆煲,最後清盤收場。機構的都是電腦程式買賣,不論落盤和轉身都非常快,非一般散戶能及。


比特幣就是以一種完全放任自流的形式在市場內浮沉,可算是人類自由市場的一個心理大實驗。


其他


掌握以上兩個問題後,其他問題例如比特幣有多稀缺?巳不重要。因為那只是鼓動散戶入市的說辭。至於那個比特幣會否升至十萬美元?也不重要,因為要進場炒的早巳明白戰局之安危。


Friday 8 January 2021

電動車之爭

 數碼相機和智能手機可謂是顛覆性產品的表表者。數溤相機問世把一代膠卷霸主柯達打沒了,智能手機把諾基亞打得落花流水賣盤收場。他們都有一個過程,就是當顛覆性新産品在使用上能達到用市的要求後,消費者因享受到新産品的創新價值而大量增加,令原有舊産品銷量雪崩下跌。顛覆性新産品是通過不斷提高用戶體驗分數而上位。


電動汽車要顛覆燃油汽車與相機和手機的過程卻有些不同。電動車的上量是依靠各國政府的補貼而來的,消費者在駕駛電動車和燃油車上是沒有區別的,差異在充電與加油上。到目前為止,電動車在充電需要較長時間上始終落後。



三個政策目標


電動車市場的開發,始於各國政府對能源的考量和地球暖化的應對。

1 燃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汽車用油佔全球石油比重很大。這個問題早晚要面對。

2 除美國外,各經濟大國都提出減少炭排放的目標,協助拯救地球。將燃油車的數量減少對減少一國的炭排放是非常重要的。

3 汽車尾氣污染環境非常嚴重。


由eia公佈美國2019的能源應用情況來看,運輸板塊佔比28%,其中一半是用汽油 。美國在發電上主要用天然氣(38%)和煤(23%),其次為核能(20%)可再生能源只佔17%。汽車不用汽油來驅動便要向國家電網要電,這基本上是轉移了能源的來源。國家電網將要為汽車這塊提供額外電力。按以上eia的資料,國家電網要增加14%的輸出。


把能源轉移到電網上,電網上新增的産能只要是可再生的或是核能,車輛上使用的能源便可以集中取代了。


以PM2. 5 的排名來看,經濟落後地區的污染問題最嚴重,然而在發達國家的大城市郤因汽車排氣以致PM2. 5 達不到世衛的基本要求。脫歐前倫敦的空氣污染問題巳備受關注,倫敦的二氧化氮(NO2)含量位於全球最高水平,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環境研究小組估計NO2每年可能造成多達5,900人早死。NO2的污染來源多種多樣,根據英國環境和農業事務部的統計,交通運輸工具排放的廢氣至少佔80%。


推動變革的政策


為了把馬路上的車輛換成不用燃油的車,各國政府推出不同的激勵政策來鼓動變革。


需求側的刺激:

電動車的用戶體驗一直不高,主要在於充電時間長和充電站不足,還有電池容量衰滅的壽命問題和自燃的安全問題;消費者的興趣不大。


購車的稅務優惠和補貼成為歐美及中國政府的重要手段,旨在鼓勵消費者嘗試。在直接的稅務優惠外,也有五花百門的誘發方式,例如:

-我國曾推出電動車上牌優惠條件

-歐盟的免徵炭排放附加費

-挪威曾推出免費充電,免路橋費免城市泊車費,及可使用公共車輛專缐等。

-增加充電站


由於電動車仍在開發中,成本高。政府的優惠政策是利用拉開與燃油車的稅費差額,令新能源車的最終到手價和使用成本低於燃油車。


供給側刺激:

各國政府都向造車和造電池企業提供稅務優惠和研發奬勵,新工厰土地供給及融資協勖計劃,減輕企業開發新能源車的負擔,鼓勵他們向前走。


隨著動力電池的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挾著疫情打擊經濟的大環境,日本對電動車的售價補貼翻倍,由四十萬百元提高至八十萬日元。德國在去年給予電動車企十年免稅期,而法國則為雷諾車厰提供一系列貸款,並給予所有電動車厰免徵碳排放稅;西班牙對售價補帖四千至五千歐元。我國在去年亦恢復了售價補貼。


除美國外,各國在去年更祭出大招紛紛提出到2035年停止銷售燃油車,破斧沉舟為燃油車簽發未來的死亡証。



競爭


汽車工業對中日德美法韓英等多國的經濟很重要,我國的汽車產業貢獻GDP的9% - 10%。在推動電動車的産業行動中,形成了各國間的直接競爭。歐盟計劃要投入十億歐元打造新能源車基業,歐盟更希望能控制動力電池的産能。


新車企業在中國和美國打出頭,但歐洲和日本都未有制造新能源車的新企業誕生,要依靠傳統車企的發展。傳統車企的生産設備、技術、專利和資產正面對在十五年後歸零的惡夢!去年市場就有聲音希望美美國通用汽車分拆讓電動車事業部獨立運作和上市,避免受舊資産拖累,不過最後這個提案被 CEO 否決了。無論如何,傳統車企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時股價不能上升在所難免,銷售電動車只是在填鋪燃油車的銷量下跌,而公司要擴大投資才能生産電動車。


新車企中,特斯拉已確立為全球的競爭者,在美國中國和德國建立生産中心,蠶食傳統車企的地盤。造車新企業的銷量是侵吞了對手生意,也證明了自己站穩陣腳、拓展業務的能力,股價必然看好。市場亦樂見新車企擊敗傳統車企。




不確定的未來


在提升用戶體驗上,針對充電時間和地點,目前車企有以下的考量:

1 多建充電站

2 增加汽車的電池容量

3 提高充電速度

4 快速更換電池包

5 以液化氫來儲能


油電混動車看來是一個過渡性的產品,它依然是歸類於新能源車下,但成本太高。


電動車的成本主要在動力電池上,技術上亦需要在電池上不斷改良和突破才能提高用戶體驗度,動力電池成為各大車企背後的角力點。有傳聞奔馳因動力電池供應商LG供不上貨而要削減去年電動車産量,可見一斑。比亞迪是全球唯一生産電池及電池包的車厰,有完全控制供應鏈的優勢。因此日本日野要進軍中國電動商用車市場,去年就來與比亞迪成立合資企業。


動力電池科技仍在繼續快速發展,比亞迪搞出刀片電池,LG搞出四元鋰電,松下的固態電池在攻關,未來動力電池市場的變化仍未知。車企與上游電池廠關係密切,其股值才有保障。


電動車的下一個戰場是自動駕駛。這可能是未來十年車企耕耘的方向,因為電動車特別適合自動駕駛。車聯網則是車企的另一個目標,未來城市的交通調度或許更科幻!



股價的邏輯


電動車企在電池和新技術的掌握上越大,其股值必然越高。目前各車企正處於搶佔市埸和建立品牌的歷史性時刻,銷量就是重中之重。


在特斯拉的股價推向US$1,000的氣氛中,各電動車企的股價將繼續受惠。



參考:
https://www.fueleconomy.gov/feg/taxevb.shtml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tesla-results-subsidies-factbox-idUSKBN1ZS1H9

https://www.fueleconomy.gov/feg/taxevb.shtml

https://www.argusmedia.com/en/news/2122677-ev-incentives-to-drive-demand-in-europe#:~:text=From%201%20July%20until%20December,9%2C000%20subsidy%20until%20December%202021.

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20/12/03/business/economy-business/japan-gasoline-cars-ban/#:~:text=Japan%20is%20closer%20to%20a,reduce%20climate%20change%2Dcausing%20emissions.

https://www.greencarreports.com/news/1123160_why-norway-leads-the-world-in-electric-vehicle-adoption

https://jiip.eu/mop/wp/wp-content/uploads/2018/09/NO_Electric-Vehicles-Initiative_SkovKristensenLaugeThomassenJakobsen.pdf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0/apr/19/norway-and-the-a-ha-moment-that-made-electric-cars-the-answer

https://www.reutersevents.com/sustainability/how-oslo-became-worlds-electric-vehicle-capital

https://www.argusmedia.com/en/news/2122677-ev-incentives-to-drive-demand-in-europe

https://www.eia.gov/energyexplained/electricity/electricity-in-the-us.php#:~:text=Electricity%20in%20the%20United%20States%20is%20produced%20(generated)%20with,diverse%20energy%20sources%20and%20technologies&text=Most%20electricity%20is%20generated%20with,geothermal%2C%20and%20solar%20thermal%20energy.

https://www.eia.gov/energyexplained/oil-and-petroleum-products/use-of-oil.php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oil-iea-demand-idUSKCN1NI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