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0 December 2016

英國脫歐談判前瞻

英國一定要脫歐嗎?

政府的行動在表明決心, 表明遵守公投結果, 別無選擇。而這樣等於告訴歐盟英國沒有談判的空間, 在對方任何條件下都得同意脫歐了。既然如此, 歐盟跟本上就佔了上風。要執行一件無有迴旋餘地的國際事情, 英國就得付出代價。

爭取主動成為英國談判的重要一步。英國要利用歐元區經濟的困難, 以歐英在商業上的合作互惠為吸引, 令歐盟不要開出強勢的條件。英國能如願嗎?

英國經濟在脫歐公投後的局面是英鎊大跌。以英鎊兌歐羅看, 6月23日公投前的滙價1.35,  公投後最低跌至1.11 (2016.11.01)然後回升至目前1.17 (2016.12.29),  跌了13%.   雖然英國當時的經濟較歐元區其它國家強, 但脫歐對英國意味著失去歐洲市場, 失去在歐洲的話語權, 失去金融中心的地位等等的各種可能。而這些不確定性便由外滙市場率先反映。貨幣貶值, 英國將要面對的是一場輸入性的物價上漲。雖然目前未見嚴重、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居民必會感受到。政府公佈的進出口數字開始反映出問題來了, 英國進口的金額一路飆升, 進口成本在上漲,  但是出口金額郤一直呆滯, 同期間英國出口卻未見增加.  由此看來, 前景的不確性夾雜著滙價走弱而導致英國經濟的動力受影响, 英國面對歐元區仍是處於下風。

英國在經濟聯系上, 歐盟與非欧盟約各佔一半,  努力爭取中美印等國家的支持未必能替補脫歐之所失, 當今英國經濟興歐洲是唇齒相依。英國早巳過渡至後工業時代:  服務業佔GDP  80%,  建造業約6% , 農業佔1%,  制造業及其它只佔13%,  以服務業取代制造業, 換取受到保育與保護的環境。英國對歐洲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歐元區27個國家分担英國脫歐的沖擊, 影响可被分化開去, 每個國家承受的壓力比英國小很多。現時巳見到脫歐的英國金融業有被美國紐約取代的蹟像。

零售業績自2014起一直向上, 這是基於國民的收入在增加。那麼往後經濟压力若擴大, 由消費帶來的經濟增長可能受到考驗。

形勢上比人差, 英國唯有努力去克服困難, 英政府在新一年的預算案中增加基建開支來剌激經濟, 同時增加政府債務以支持其振興經濟的計劃。首相能夠对興建多艘新一代核動力潛艇馬上拍板, 卻不能強硬推HS2的高鐵項目上馬, 在英國的政制下還需一番周折。財政政策的效應都是比較慢的。推出減稅計劃, 給予企業稅務優惠或減免, 猶如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特區, 將是英國另一行動策略。這些政策收效如何仍未知, 而英國內部分歧就由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擺了上枱, 英國還要應付國內的壓力, 統籌國會意見和應對法律訴訟。

為什麼英國要脫歐?  大致上可歸納為  1. 國家的自主,  2. 抗拒歐盟其他國民來工作生活,  這兩條都是歐盟不願接受的。英國對歐盟的脫歐談判目標是為脫歐後的英國爭取經貿市場條件及機會,  那明顯是選擇性的行為, 對歐盟來說並不討好是意料之中的了。於是有了Hard Brexit, Soft Brexit 的路線之議論。硬式脫歐就是以目的為本,不再計較經濟活動的地位。軟式就是尋找折衷的方案,例加挪威模式, 加拿大模型之類的妥協。回到為什麼英國要脫歐的基本問題上, Soft Brexit 的可能性很低,因為上述的两個脫歐原因是動不了的。

英國與歐洲各國的關連, 除了歐盟外, 在軍事防務上還有個由美國主導的北約NATO。英國爭取在北約中提高影响力, 但2017年美國新總統上任會如何發落北約,  還有待觀察。不過這亦是英國尋求美國支持的平台, 況且特朗普是支持英國脫歐的。

或者英國在談判中能夠得到更多利益, 更少付出, 便要等待歐元區的經濟政治方面出問題, 誠如孫子所言"先為不可勝, 而待敵之可勝"。法德在今年的選舉或對英國談判有所幫助,  當然若選舉結果未能改朝換代英國的運氣就差點了。

印度對英國來訪推銷貿易及投資並不顯示出很大的熱情, 主要在於英國對印度人自由來往英國有意見。英國對印度遊客仍未有免簽証安排, 這看來不是件艱辦的事。中國方面,若中美貿易戰升溫、將對中英及中歐的貿易與投資有利, 中國與英國將會是繼瀆推動自由貿易的主力。

英國得對脫歐付出代價,  問題只是代價有多大。英鎊未有擺脫弱勢的動因。

Friday 16 December 2016

特朗普的戰略

特朗普的名句:"You are fired"  給出怎样的暗示?  那就是”本人”是Boss的基本含意。特朗普是一個強勢的領導人。在商業世界裡, 大佬們都比較是強勢的, 一般都会主動及有决斷力和講效率。

在選舉中, 他并不像希拉里般依賴別人的捐款, 而且他利用自己的風頭及社交媒体, 使他的選舉开支控制得較低。結果是他不像奧巴馬般在勝選後有個很大的包袱, 可以任意選人建立自己的冶國團隊。那有利於他的強勢管理。

選戰時期, 特朗普未有如以往的侯選人一樣对國家的經濟作出發展和管理的構思及解釋, 而是針对擊敗希拉里為目標,  於是留給市場很大的猜想空間。

勝出後的特朗普首先做的事是对反對他的傳媒做功夫。作為一個強勢的政府, 他必需要控制媒体、使他們唱和, 起碼不唱對台。這樣, 在國內的權力穩定了, 便可以施展他的想法, 繼續讓國民感受到他的"美國優先”的俱體行動。

國際事務对美國總統來說, 比內政是一個更大的舞台, 特朗普仍是以強勢進入。美國政府再進入強人時代, 將一掃奧巴馬政府的頹氣。當然, 這對其它國家來說並不是件輕鬆的事, 他們的壓力會增大。環球政冶將進入以實力比併的時代, 所以必然是以軍事力量為主要角力場。這不是會發動戰爭而是以武力的壓力使對方聽話,  但界線是模糊的。強勢思維下, 特朗普根本上不理會甚麼"一個中國",  "歐盟"之類的舊觀念, 他要重塑國際關係,  以取得美國的優勢。奧巴馬的政府在他看來是太弱了。

動蘯的歲月面前,我们可以推測華爾街將會擁抱特朗普, 一如既往地支持美國政府。統一了傳媒和華爾街, 特朗普將成功修復分裂的美國, 然後他便可以展開改變世界格局的行動。特朗普是一位非常自信的牛逼總統, 天下仍在多事之秋的時代。

Saturday 3 December 2016

歐盟要改變

歐盟在經濟上試圖整合:  单一市場, 自由流動的人口, 統一貨幣,  財政政策的規限等等。而這帶給歐洲怎樣的前景?  劃定一些規則希望把歐洲的市場一体化, 是為了穩定歐洲, 以合作对抗敵對, 避免戰爭。

但有一點, 歐盟並不能使歐洲的文化融合。根深蒂固的文化和種族態度讓各國的差異繼續存在。融合可能需要漫長的年月。 同時每個成員各國仍是獨立的國家, 因而在所難免各有自身的考量。那麼歐盟並未能向聯邦形態方向發展, 只是停留在經濟協作加上規管的範圍內, 使歐盟成為貧富國家的互相支持或制約的場所, 發展比較困難。當愛爾蘭以超低稅率吸引外資成功推升經濟時便面对來自歐洲大國的壓力。當法國人正在追逐社會平等時郤發現希臘人都在逃稅, 法國內的社會平等並未令歐盟的大家庭趨向相同方向發展。優悠的南歐人能像勤力的德國人般工作嗎?

歐洲的年青一代正面臨一場虛耗光陰的日子, 仍沒有看到終點。這是歐盟的緊縮政策的錯嗎?錯綜複雜的背景和經濟策略見解渗和在政客的手裡,  無法說得清問題, 也無法理出擺脫困局的方向。現在歐元區的經濟手段都放在歐央行(ECB)上,  沒有甚麼新的頭緒, 只是見步行步。

各國不論在選舉中推舉出左、中、右的政府都無濟於事的, 因為一國之實力決定了它对歐盟的依存情度。相對弱的國家仍抱著在歐盟內得到好處和避免震盪的心態。除非一個國家脫離歐盟, 否則改變有限, 很可能只是小打小鬧。

European Union 的中文稱為歐盟, 盟約的國家都是只有脆弱的關係的。一體化的市場有良好的願景, 就是促進各國的經濟發展, 但在危機面前卻暴露出很多潛在已久的問題。若歐洲的年青人看不到出路, 他們對國內政府的不滿與求變的訴求, 會否通到歐盟上去呢?

歐盟能令歐洲更強大嗎?  要達至這個目標,首先歐盟必須作出改變。

Friday 2 December 2016

高盛

高盛的形象曾在金融危機時期一落千丈,如今特朗普擬任命高盛前合伙人Steven Mnuchin擔任財政部長顯示出,該行已經華麗轉身,重新在美國政壇獲得一席之地。


如果Mnuchin被確認擔任財政部長,那麼他將成為不到25年內擔任該職的第三位前高盛銀行家。前兩位是魯賓(Robert Rubin)和保爾森(Henry Paulson)。魯賓曾在克林頓(Bill Clinton)第二任期擔任財長,鮑爾森則曾在小布什(George W. Bush)第二任期擔任財長,並讓高盛銀行家Robert Steel擔任自己的副手。

紐約聯儲銀行行長達德利(William Dudley)曾在高盛擔任首席經濟學家10年。20世紀90年代在高盛擔任法律與監管事務部門高管的Joshua Bolten曾擔任小布什的幕僚長,在1999年高盛紐約証券交易所上市時敲鐘的高盛合伙人Steve Friedman曾任小布什政府高級經濟顧問。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主席Gary Gensler是高盛曾經任命的合伙人中最年輕銀行家之一。
高盛在政府的人脈不僅僅限於美國。前加拿大央行行長、現任英國央行行長卡尼(Mark Carney)曾在高盛供職13年,在高盛的倫敦、東京、紐約和多倫多辦公室工作過。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曾於2002年至2005年期間在高盛的國際業務部門擔任副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高盛顧問和前雇員曾擔任過澳大利亞、希臘和南非等國家的央行行長。
http://cn.wsj.com/big5/20161130/biz141645.asp

Microsoft & Adobe : Cloud

Microsoft :  the company’s future hope— its so-called “intelligent cloud” business—jumped 8% year-over-year to $6.4 billion in its latest quarter.

Adobe’s Creative Cloud :  has been available for over three years now and continues to gain strong adoption in the marketplace, the latest published figures show.


Lately the rate of paid memberships has approached almost 1 million per quarter – adding 798,000 new subscribers in the past quarter alone (or 57,000 new customers each week) – which means that total number of subscribers has now reached 8 million since the CC product line replaced Creative Suite in June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