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2 April 2018

香港的電子加工廠還有競爭力嗎?看看這家新上市的1710

致豐工業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Trio Industrial Electronics) 於2017年11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編號1710。致豐是一家EMS電子產品加工廠,公司主要的業務範疇:




總體營收增長6%,  智能充電器只有1.5%增長, 主要增長在機電產品13.3%.  總體毛利率由27.9% 上升至29.94%。 但是凈利潤下跌了; 每股盈利由2016年的HK$0.1003 降至$0.0901,  凈利潤率由10.1%降至8.9%。

全年盈利是7千萬港元, 由年報中見到2017年開支增加, 致使全年盈利下降了: 
1. 上市費用常年支出1千3百萬元;
2. 僱員福利開支(包括董事酬金)增加了15.4% 至一億五千二百萬元; 
3. 外匯方面, 由2016年的賺四百萬元變為虧損四百四十萬元。

那麽2018年,沒有了上市費用後, 利潤可以增加了。上市所得資金公司計劃增加兩條SMT 生產線,由現有的四個條變為六條,產能擴展50%,同樣可以今生意上升利潤增加。但是為何股票估值P/E 只有7.4x 這麽低呢?

致豐招股時, 預期招股價 HK$ 0.52 – 0.72; 最終上市未能按最高出價,訂在$0.62。以2016年的盈利每股$0.10來測算, 就算以最高價$0.72上市PE 只有7.2倍, PB是2.18倍。招股價所訂的目標本來就很低。這個低 PE 和 PB值 是受制於市埸對這類股的認可情度。香港市場對工業加工股無興趣,因營收及利潤均為產能所限, 生產到飽和的狀況後, 便要資金來擴充, 否則盈利無法增長。而香港的工業公司競爭力又不大,前景不被看好 。


由過去多年的數據來看, 公司的毛利及營業額都是得益於智能充電器的開拓和成長,令致豐的利潤在2015,2016年得到增長;因為做工業品不是消費電子産品毛利率和資產回報率都很好, 比很多EMS工廠高。然而2017年智能充電器的銷售出現了增長放緩的跡像,而在公司的SMT設備使用率仍未完全飽和之下,增長只有1.5%是個未明朗的情況。機電產品的銷售回勇,由過往的銷售數字反映這方面的產品雖然利潤較高,其產量不會很高,增長緩慢;目前仍未有進一步的資訊能說明這方的新增長動力。

而公司在2017年第四季開始積極推廣的自動化檢測設備,銷售金額仍然很少, 低於全年營收的0.8%。自動化檢測設備是公司自行開發出來的,由自用而轉向外銷。能否開出一片新天地還有待觀察。

致豐擺脫不了EMS企業的困擾,就是客戶高集中度和提供銷售信賃。五大客戶佔公司銷售約八成; 公司平均銷售信賃賬期約63天。同時EMS工廠的訂單量是被動的需求(derived demand),非本公司能主動作為。


另一方面看,公司已經營三十多年但規模仍然很少,落後國際上的EMS大廠很遠。可能是公司的經營比較保守所致。

雖然相信致豐工業電子積極提高競爭力, 但公司並沒有在財報上列出研發費用, 也沒有關於研發的介紹, 未能讓投資者體會到其策略和競爭優勢。公司可以與客戶共同開發(Joint design)嗎?  將要建立的生產線符合工業4.0標準也未能使人了解它對公司的貢獻。現時産能利用率不足八成, 公司亦並未有對將要新增的產能如何善用加以説明。或者公司需要改進與投資者的溝通, 使投資者能看到公司持續增長的動力。

致豐上市未及半年, 股價經過上市炒作後逐步回落, 已接近上市價。如果大市保持平穩, 預計2018年致豐的股價將在上市價$0.62 上下徘徊, 成交不多。



Saturday 7 April 2018

接招! 太陽能板的國際贸易

光伏行業是可再生能源的環保行業,就是太陽能發電。

環球市埸

受光伏組件價格下降及光伏組件技術進步的影響,光伏發電成本與其他發電成本的差異進一步縮小,加上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發電的發展支持,二零一七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取得快速發展,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根據GTM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二零一七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達到99吉瓦,同比增長了26%。

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再度刷新歷史,達到53.06吉瓦,較二零一六年的34.54吉瓦增長53.6%。其中新裝裝機連續五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計裝機也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美國新增裝機容量為12吉瓦,排名第二。日本因下調光伏FIT收購價格,只有新增6.09吉瓦,排名由第三跌至第四位,被印度超越。

印度光伏市場受益於莫迪政府推動的一項可再生能源項目,該計劃到二零二二年太陽能項目安裝目標為100吉瓦。根據GTM Research的統計數據,二零一七年,印度光伏市場快速發展,新增裝機容量為9.6吉瓦,較二零一六年的增長超過00%,位居全球三。

歐洲新興國家需求增加,為實現2020年能源使用的20%來自可再生能源目標,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積極制定計劃,光伏市場復蘇明顯。其他包括拉丁美洲、南非等新興市場也取得了顯著增長。


美國201條款的重關稅

去年美國太陽能板製造商 Suniva 和 SolarWorld 申訴,中國廉價太陽能產品淹沒市場,重創營收。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去年 9 月裁定中國廉價太陽能製品傷害美國太陽能產業。特朗普動用「201 條款」,對進口的廉價太陽能板開徵 30% 關稅。可幸國內各工廠說新興市場商機看好,將持續增產,美國關稅衝擊不大。

中國晶科能源(Jinko Solar)是全球太陽能面板的龍頭業者,該公司有 20% 產品銷往美國。晶科表示東南亞、中東、非洲都有太陽能發電需求,晶科今年將增產 30% 至 1,350 萬 KW,以滿足新興市場需求。天合光能(Trina Solar)全球市佔第二,該公司把重心放在中國國內市場,與華為合作,在電信裝置加裝太陽能板,藉此供電給社區。天合光能認為,和單賣太陽能板相比,此類系統在新興市場更具潛力。太陽能板三哥阿特斯(Canadian Solar)更說,特朗普關稅逐出低價太陽板,只會傷害美國。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olar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SEIA)批評 ITC 的裁定,有如捅了美國太陽能業一刀,將導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裝設案取消、引發裁員潮,估計三分之一太陽能業員工可能因此失業。美國有二十七家光伏企業。

「201 條款」較ITC提出的懲罸性關稅力度有所減輕,採用了關稅遞減法。2018年徵30%, 以後每年減少5%,為期四年; 並設立免稅額2.5GW 。太陽能板關稅在今年二月起生效, 將在2019 年一月進行中期檢討, 由ITC向總統提交報告。盡管如此, 業界對美國的新增裝機容量預測因關稅仍要下跌11%。因部份太陽能板已備存貨故今年下降不是最大, 而是在2019 年如下圖。


太陽能行業競爭激烈,對價格成本很敏感。美國提高關稅的後果是直接導至成本上漲。加了關稅後, 美國仍然要有80%-90%的需求進口。晶科能源早已在葡萄牙、南非、馬來西亞設廠, 並稱董事會已授權敲定在美國建設一座先進太陽能板製造廠的計劃。同時,該公司與一家未具名美國客戶達成協議,將會在大約3年內供應1.75吉瓦太陽能板。另外巴基斯坦不在美國徵收懲罸性關稅的國家名單內, 巳繳請天合光能來設廠。天合光能這只A概股在2015 年私有化退出了美國股市。


不是第一次

其實美國在2012年已向中國企業提出31%反傾銷的懲罸性關稅; 自此中國企業便開始轉移生産地, 同時行業的格局也起了變化。2017年美國進口太陽能板來源地, 第一位是馬來西亞, 因為美國兩家大廠First Solar 和Sunpower , 日本Panasonic和韓國Hanwha Q-Cells在那裡都設有工廠。韓國是第二位, 工廠有LG, Hanwha, Nexolon等。越南排第三, 中國第四。




自2012以來中國的産量並未減少反而是繼績增加,皆因中國及美國以外的市埸的需求在上升。中國的太陽能板産量及裝機容量都是世界第一, 而短板在於轉化光能的效率上雖然不斷提高但仍未及得上美歐日,耍在研發上繼續努力。


意見分歧

美國人認為他們開拓及掌握光伏的技術數十年, 擁有最多的專利;但中國從2008年到2015年便把太陽能板的價格推低了80%。中國企業輾壓了行業的利潤空間, 美企沒法享受本國光伏行業的龐大市埸前景,美國有二十六萬從業員面對壓力,行業內的公司股價亦風光不再。

美國公司以科技行業高毛利為經營理念出發, 但美國本土無法以低成本 生產營運,“走出去”的行動太慢是敗筆。Sunpower 雖有最高效的光優產品, 仍唯有到馬來西亞生產才能有競爭力。市場上除了中國外, 韓國、印度等都努力産出搶生意; 他們與中國企都無關系。中國企業亦沒有向美方要求交出技術機密信息, 而他們的生産設備都是外購的。

中國是個能源消耗大國, 對新能源的需求非常迫切, 降低光伏太陽能板的成本很重要。太陽能是免費的, 但裝機設備要資金投入。現在全球各國都以補貼/優惠方式鼓勵居民和企業安裝太陽能板。上網電價補貼, FIT (Feed-in Tariff), 是一項旨在加速推進可再生能源廣泛應用的政策機制。政府與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個人或公司簽訂一份長期合約,期間發電者每向公共電網輸送一度電,除了獲得原本的電價以外,還可以賺取若干補貼。FIT由丹麥發起, 1990年德國將其發揚光大,其它國家包括中國、英國, 日本, 歐洲國家都陸續跟進,鼓勵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在補貼一段時間後便下調補貼電價。  中國協助降低太陽能板的成本有助減少各國政府的補貼開支, 促進綠色能源,絕不是壞事。

可以預見全球對太陽能板裝機的需求仍在增長, 而中國的企業亦繼續投入新産能去滿足市場, 光伏板的價格將繼續受壓。美國企業的應對之道, 不是回歸美國生產便可解決, 他們需要加強與低成本的地區/公司作策略性合作,互補優勢才是出路。換句話説, 便是深化國際自由貿易—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