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8 January 2021

電動車之爭

 數碼相機和智能手機可謂是顛覆性產品的表表者。數溤相機問世把一代膠卷霸主柯達打沒了,智能手機把諾基亞打得落花流水賣盤收場。他們都有一個過程,就是當顛覆性新産品在使用上能達到用市的要求後,消費者因享受到新産品的創新價值而大量增加,令原有舊産品銷量雪崩下跌。顛覆性新産品是通過不斷提高用戶體驗分數而上位。


電動汽車要顛覆燃油汽車與相機和手機的過程卻有些不同。電動車的上量是依靠各國政府的補貼而來的,消費者在駕駛電動車和燃油車上是沒有區別的,差異在充電與加油上。到目前為止,電動車在充電需要較長時間上始終落後。



三個政策目標


電動車市場的開發,始於各國政府對能源的考量和地球暖化的應對。

1 燃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汽車用油佔全球石油比重很大。這個問題早晚要面對。

2 除美國外,各經濟大國都提出減少炭排放的目標,協助拯救地球。將燃油車的數量減少對減少一國的炭排放是非常重要的。

3 汽車尾氣污染環境非常嚴重。


由eia公佈美國2019的能源應用情況來看,運輸板塊佔比28%,其中一半是用汽油 。美國在發電上主要用天然氣(38%)和煤(23%),其次為核能(20%)可再生能源只佔17%。汽車不用汽油來驅動便要向國家電網要電,這基本上是轉移了能源的來源。國家電網將要為汽車這塊提供額外電力。按以上eia的資料,國家電網要增加14%的輸出。


把能源轉移到電網上,電網上新增的産能只要是可再生的或是核能,車輛上使用的能源便可以集中取代了。


以PM2. 5 的排名來看,經濟落後地區的污染問題最嚴重,然而在發達國家的大城市郤因汽車排氣以致PM2. 5 達不到世衛的基本要求。脫歐前倫敦的空氣污染問題巳備受關注,倫敦的二氧化氮(NO2)含量位於全球最高水平,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環境研究小組估計NO2每年可能造成多達5,900人早死。NO2的污染來源多種多樣,根據英國環境和農業事務部的統計,交通運輸工具排放的廢氣至少佔80%。


推動變革的政策


為了把馬路上的車輛換成不用燃油的車,各國政府推出不同的激勵政策來鼓動變革。


需求側的刺激:

電動車的用戶體驗一直不高,主要在於充電時間長和充電站不足,還有電池容量衰滅的壽命問題和自燃的安全問題;消費者的興趣不大。


購車的稅務優惠和補貼成為歐美及中國政府的重要手段,旨在鼓勵消費者嘗試。在直接的稅務優惠外,也有五花百門的誘發方式,例如:

-我國曾推出電動車上牌優惠條件

-歐盟的免徵炭排放附加費

-挪威曾推出免費充電,免路橋費免城市泊車費,及可使用公共車輛專缐等。

-增加充電站


由於電動車仍在開發中,成本高。政府的優惠政策是利用拉開與燃油車的稅費差額,令新能源車的最終到手價和使用成本低於燃油車。


供給側刺激:

各國政府都向造車和造電池企業提供稅務優惠和研發奬勵,新工厰土地供給及融資協勖計劃,減輕企業開發新能源車的負擔,鼓勵他們向前走。


隨著動力電池的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挾著疫情打擊經濟的大環境,日本對電動車的售價補貼翻倍,由四十萬百元提高至八十萬日元。德國在去年給予電動車企十年免稅期,而法國則為雷諾車厰提供一系列貸款,並給予所有電動車厰免徵碳排放稅;西班牙對售價補帖四千至五千歐元。我國在去年亦恢復了售價補貼。


除美國外,各國在去年更祭出大招紛紛提出到2035年停止銷售燃油車,破斧沉舟為燃油車簽發未來的死亡証。



競爭


汽車工業對中日德美法韓英等多國的經濟很重要,我國的汽車產業貢獻GDP的9% - 10%。在推動電動車的産業行動中,形成了各國間的直接競爭。歐盟計劃要投入十億歐元打造新能源車基業,歐盟更希望能控制動力電池的産能。


新車企業在中國和美國打出頭,但歐洲和日本都未有制造新能源車的新企業誕生,要依靠傳統車企的發展。傳統車企的生産設備、技術、專利和資產正面對在十五年後歸零的惡夢!去年市場就有聲音希望美美國通用汽車分拆讓電動車事業部獨立運作和上市,避免受舊資産拖累,不過最後這個提案被 CEO 否決了。無論如何,傳統車企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時股價不能上升在所難免,銷售電動車只是在填鋪燃油車的銷量下跌,而公司要擴大投資才能生産電動車。


新車企中,特斯拉已確立為全球的競爭者,在美國中國和德國建立生産中心,蠶食傳統車企的地盤。造車新企業的銷量是侵吞了對手生意,也證明了自己站穩陣腳、拓展業務的能力,股價必然看好。市場亦樂見新車企擊敗傳統車企。




不確定的未來


在提升用戶體驗上,針對充電時間和地點,目前車企有以下的考量:

1 多建充電站

2 增加汽車的電池容量

3 提高充電速度

4 快速更換電池包

5 以液化氫來儲能


油電混動車看來是一個過渡性的產品,它依然是歸類於新能源車下,但成本太高。


電動車的成本主要在動力電池上,技術上亦需要在電池上不斷改良和突破才能提高用戶體驗度,動力電池成為各大車企背後的角力點。有傳聞奔馳因動力電池供應商LG供不上貨而要削減去年電動車産量,可見一斑。比亞迪是全球唯一生産電池及電池包的車厰,有完全控制供應鏈的優勢。因此日本日野要進軍中國電動商用車市場,去年就來與比亞迪成立合資企業。


動力電池科技仍在繼續快速發展,比亞迪搞出刀片電池,LG搞出四元鋰電,松下的固態電池在攻關,未來動力電池市場的變化仍未知。車企與上游電池廠關係密切,其股值才有保障。


電動車的下一個戰場是自動駕駛。這可能是未來十年車企耕耘的方向,因為電動車特別適合自動駕駛。車聯網則是車企的另一個目標,未來城市的交通調度或許更科幻!



股價的邏輯


電動車企在電池和新技術的掌握上越大,其股值必然越高。目前各車企正處於搶佔市埸和建立品牌的歷史性時刻,銷量就是重中之重。


在特斯拉的股價推向US$1,000的氣氛中,各電動車企的股價將繼續受惠。



參考:
https://www.fueleconomy.gov/feg/taxevb.shtml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tesla-results-subsidies-factbox-idUSKBN1ZS1H9

https://www.fueleconomy.gov/feg/taxevb.shtml

https://www.argusmedia.com/en/news/2122677-ev-incentives-to-drive-demand-in-europe#:~:text=From%201%20July%20until%20December,9%2C000%20subsidy%20until%20December%202021.

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20/12/03/business/economy-business/japan-gasoline-cars-ban/#:~:text=Japan%20is%20closer%20to%20a,reduce%20climate%20change%2Dcausing%20emissions.

https://www.greencarreports.com/news/1123160_why-norway-leads-the-world-in-electric-vehicle-adoption

https://jiip.eu/mop/wp/wp-content/uploads/2018/09/NO_Electric-Vehicles-Initiative_SkovKristensenLaugeThomassenJakobsen.pdf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0/apr/19/norway-and-the-a-ha-moment-that-made-electric-cars-the-answer

https://www.reutersevents.com/sustainability/how-oslo-became-worlds-electric-vehicle-capital

https://www.argusmedia.com/en/news/2122677-ev-incentives-to-drive-demand-in-europe

https://www.eia.gov/energyexplained/electricity/electricity-in-the-us.php#:~:text=Electricity%20in%20the%20United%20States%20is%20produced%20(generated)%20with,diverse%20energy%20sources%20and%20technologies&text=Most%20electricity%20is%20generated%20with,geothermal%2C%20and%20solar%20thermal%20energy.

https://www.eia.gov/energyexplained/oil-and-petroleum-products/use-of-oil.php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oil-iea-demand-idUSKCN1NI00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