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1 October 2025

中美經濟的牌面

 中美經濟貿易磨擦巳進入肉搏戰的階段,究竟兩國的經濟實力誰更有底氣?


美國方面


美國今年上半年GDP部門比重 

消費支出: 69.30% 

出入口額: -5.05% 

資本投資: 18.87% 

政府支投: 16.88% 

合計: 100%


美國今年上半年GDP增長,部門貢獻


美國個人消費的貢獻下降,巳不及過去三年的任何一年。進出口方面,貿易戰已經把進出口搞亂了節奏,第一季大負值貢獻,第二季就來大翻轉。預期第三季又要跌下去。


拜登政府擴大政府開支和體系,以催谷經濟。如今特朗普政府就削減人手和開支,貢獻變為負值。


私營部門的固定投資,都表現積極,但存貨變化卻變動很大,明顯與特朗普的貿易關稅政策有關。


第一季負增長,第二季轉正,綜合起來,美國上半年的 GDP 增長只有0.1%。對第三季的展望,仍然只有以投資帶動!


中國方面


中國今年上半年GDP三駕馬車的比重: 

消費支出:52% 

出入口額:31.2% 

資本投資:16.8% 

合計: 100%


中國GDP部門貢獻:


中國的經濟三個馬車均有所貢獻,其中消費拉動最大,與政府的 刺激消費政策有相當密切的關系。目前消費對GDP的貢獻比美國還高,若然補貼退去,情況又會如何?


投資方面,由於我國的PPI 在收縮,預期成本下降,就不會屯貨;所以存貨變動對GDP的 影響微乎其微。資本投資一項,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投資力度是有限度的,主要看政府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赤字管理。

國際貿易情況不友好,中國企業正在走出去。未來出口對GDP的貢獻,不要寄望有大增長。那麼我國的 GDP增速轉入平穩期是大概率的事。


刀光劍影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Jason Furman 在X上發文,AI數據中心及信息技術投資,貢獻美國GDP達92%之巨!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獨臂。數字非常跨張,但又如此確實。美國在AI方面的投資巳經引起多方的泡沫擔憂,未來租不出去的算力若快速上升,價值就一瀉千裡,風險頗高。


相對於美國,中國在AI及芯片行業上的投資雖然也不少,但並未到美國的瘋狂地步。多家機構測算,AI對中國GDP的貢獻約在0.18% - 0.4%,推算數字經濟占比重約10%。這是得益於中國的全產業鏈分布,有助分散風險。


總的來說,美國在貿易戰和制裁中,的確對中國造成經濟傷害。然而我國在投資上仍保持定力,通過扶持消費,提振經濟和信心,補充出口的缺口。


美國的策略同樣對自己做成傷害,有霸王舉鼎之嫌。而且政策變化大,令美國官民都難以適應。目前全靠人工智能一招打天下,風險擴大。相比之下,我國經濟面的應對較美國廣泛,相信更有持久戰。中國的企業正積極對海外投資設廠,接近客戶,美國企業卻要考慮退回高成本的本土生產,高下立見。




Wednesday, 8 October 2025

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 (3750) 香港上市時間很短,需要看A股的寧德時代 300750 來了解。現在股價已經超越2021年的最高位,創了歷史新高。


生産鋰電池,其關鍵材料當然是鋰。可以參考上海的碳酸鋰價格變化, 我們用阿根廷鋰礦公司LAR的股價做參照(因為trading View 有数据) ,發現2024年 寧德時代的股價走勢已經與鋰價脫鉤;市場似乎更關注寧德時代本身?


2024年鋰資源的價格回到從前,價格迅速回落令電池售價都要調整。由於電動車行業由超高速的增長進入平穩增長階段,於是出現寧德時代收入有所減少但毛利提升的局面。毛利率提升動力有:

1 出口海外的業務,毛利率比國內強多

2 高附加值新産品給力


2025年1-7月,寧德時代的全球市佔率37.5%,絕對的一哥。海外産綫仍在建設中的,未来還可以帶動增長。韓國LG電池,全球只佔約9%,利潤、研發投入都及不上寧德時代。


AI推動能源需求,以及新能源的開發,促進各地的儲能需求,給寧德時代一個電動車以外的市場空間,相信這個領域可以延伸下去,大家稱之為第二成長曲線。


未來的戰場在固態電池,基本上各電池廠都開始路測,目標2030年全面上市。如果寧德時代能按計劃完成,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會在産能上落足功夫。不過,到時全球供應量是否合理,目前就是個迷。


寧德時代的前景好,有潛力。但股價巳經歷史高位,向上沖遲早有阻力,股價走勢或更波動。好了,再来看香港上市的3750,股價走勢与LAR做個比較之下,發現兩者走勢又是如此相近!投資3750上就得有介心,3750或者可以視為一只科技+资源的股份。


寧德時代在8-9月暫停産宜春鋰礦生產,但不影響其冶鍊!代表他庫存充足。全球的鋰供應仍在 擴張階段,目前來看,鋰供應充裕,價格難漲,有利於電池廠商。



藍色線就是LAR



為何比亞廸股價下跌?

比亞迪在國內的銷售,由五月開始就沒有上升。5月平, 6月同比下跌,7月稍為站穩,然後8月同比再跌,9月同比跌5%。 這是銷售的壓力。


5月  29.4萬輛,同比-0.3%

6月  29.3萬,    同比-24.8%

7月  26.3萬,    同比-15.7%

8月  29.3萬,    同比-14.0%

9月  31.3萬,    同比-5.5%


海外銷售巳在提速,2024年海外佔整體銷售10%,今年大概將在20%以上。


國內銷售仍然是重要的市場!而面對太多的競爭對手,比亞迪就唯有減價應戰。比亞迪車的要點在於其自主性,令成本比很多對手低。但內卷嚴重,頭部企業被圍攻,不在話下。例如零跑汽車,基本上是抄比亞迪的性能,把車子尺寸做小點賣平些來爭。又看到吉利發力猛谷銷售等。


下一波戰場會在固態電池上,這類電池內沒有液體,不會爆炸,而且電容量更大!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非常快充滿電池。比亞迪在去年已推出固態電池,現在小批改版做路測,需要三年時間。預計2027年1,000台車來跑,2030年上市。據悉,比亞迪固態電池充電10分鐘,便能跑400公里。


雖然計劃進行中,但仍然要時間!不能馬上對股價有拉升效果。但風險仍然是有的。


新能源車的另一個重要賽道,是自動駕駛,比亞迪令準備充足,目前是在L2的水平,與 華為和Tesla 相當接近;並計劃在2028年之前推出L3,2028年后L4級。


總結:

國內市場內卷嚴重,現在靠海外市場來補充增長及毛利供獻。但國內市場實在龐大,價格戰無可避免。比亞迪需要維持及提高利潤支持研發的投入。


在電池技術和自動駕駛上,比亞迪都不落於人後,潛力雄厚。


股價巳經在2025年的高低位差,下調超過61.8%,市盈率是21倍,可以說不貴了。預期股價逐步緩慢向上,區間波動。



Wednesday, 24 September 2025

英偉達的戰略部署

 英偉達(NVDA) 的發展藍圖巳經超然若揭,要打做AI基建的王者地位。而他們的芯片是起步也是核心競爭力。豐厚的芯片利潤,沒有讓英偉達迷失方何,而是更積極地推動自身成為AI霸主,不留給對手活路。


英偉達入股 Coreweave (CRWV) ,佔到7%股權。這本來是他的核心客戶建設AI data center,是全球首家採用 Grace Blackwell NVL72 做雲計算的公司。現在 Coreweave在全球部署了三十多座AI計算中心,不斷購買英偉達芯片。而英偉達與Coreweave 達成恊議,租不出去算力由英偉達包底幾年!


不只是Coreweave, 英偉達亦與徵軟投資的的AI基建 Nebius (NBIS) 合作,並持股。今年9月又與客戶Lambda 訂立$15億美元租回協議,強化對下游的話語權。


然而最近一筆更厲害的,就是與Orcale (ORCL) 和OpenAI 的合作!Orcale 向英偉達採購總值三千億的AI芯片,為OpenAI 建設計算中心,而英偉達就向OpenAI 投一千億元,互相捆綁。


這樣積極的向下遊滲透,把自己的拍檔做大做強,佔據AI 計算基建的最大市場份額。現在巳成功結合硬件、軟件、平台,成為一種優勢。而且這套打法是面向全球的,,美國以外,駐紮在沙地阿拉伯、台灣、阿聯酋、德國、上海。


入股Intel (INTC) 給市場的感覺是要打通Data Center 的CPU 與AI 加速芯片的連結,重點似乎是在英偉達的 NV-LINK 的標準化。


AI算力的譖在竸爭産品是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 。 英偉達一早就有布局量子計算的研發,2024年初與日本簽訂建設超級電腦的計劃,提供2,000個H100 GPU, 還有量子計算的ABCI-Q和CUDA-Q ,是GPU與量子計算的複合物,由日本富士通 (6702.TYO) 搭建。


Nvidia 當然在市埸上併購量子計算的初創企業, 及與他們合作,加速在這領域的成長。此外,英偉達例與軟銀 (9984.TYO,) 合作,建立Al-RAN  聯盟,目標是Al與無線技術的融合。


英偉達佔據全球AI芯片市場75% - 80% 的份額,護城河在拓闊和加深,為英偉達的未來掃除障礙。現在這家AI霸主就只有中國市場拿不住。英偉達的股價的確難以判斷出目標價,下一步就是觀察他們出的成果與效率。



Sunday, 14 September 2025

銅股走勢

 江西銅 600362/ 358.HK 的股價走勢,基本上與上海期銅(滬銅) 的走勢保持一定的一致性。


今年2025年江西銅的股價上明顯落後國際期銅。國際期銅在7月創出歷史高位,江西銅與滬銅都沒有跟上升幅;國際期銅在7月底大跌,然後小幅回彈;江西銅股價卻一路拉升,9月12日江西銅與滬銅一起走出歷史最高位來。


國際期銅價格的變動是反映需求端的預期和美元貶值的因素,對經濟前景的憂慮會做成銅價下溶;相對而言,弱美元又會令金屬 、石油等價格上漲。滬銅價格與國際銅價比較,走勢有差異,雖然這是中國市場狀況走出的行情,但中長線的走勢仍然會與國際價格相似,否則就會有套利的條件。


而目前滬銅上升是因為1 前期落後而今對中國經濟開始回復信心,加上2 對美元滅息貶值的看待所引起的。國際期銅價格並未有大幅跟上,則反影歐美為主的經濟前景不確定,阻礙期銅價格上漲。


江西銅股價對國際銅價比,升到6.75的較高水平,後續江西銅的波動會擴大,投入江西銅要特別留意滬銅消息。



另外,雲南銅業000878的短綫情況與江西銅相同。



小圖為:銅股股價/國際期銅價;以觀察銅股股價偏離度。

Friday, 15 August 2025

美國人的消費

北美紀行 24

美國是消費大國,消費佔GDP 七成。那麼美國民眾如何花錢的呢? 從我們的旅行中可以看到:
1. 汽車大國,必然是車和汽油的巨大市場。

2. 愛渡假的大國,遊輪、自駕遊、出國旅遊、遠足是必須要的,做到世界冠軍。而旅遊就是住宿、飲食、境點入場、泊車、購物、看表演、音樂會的消費。美國的音樂會市場是$300億美元的規模。

3. 球赛文化濃,藍球、棒球、美式足球、高爾夫球、網球,都有赛事有球迷。我們在社區的運動場还看到很多足球soccer 場地和青年人。美國美式足球聯賽的門票2023年平均是$120.94美元一張。有一個NFL Fan Cost Index,計算一家四口去睇美式足球賽加上熱狗、爆谷、啤酒汽水,2023年每次看球赛就要花$631.63美元。

4. 追求刺激的玩樂、運動更是五花八門,現在開始推動ebike ,还有電動滑板、dirty bike... 

5. 打扮是為了表現真我,化妝、衣飾、打理頭髮、護膚,現在還會紋身來彰顯個性,不分男女老少普及到走在路上都會見到有人纹了。

6. 吃的多、喝的更多,美國人不論那個族裔的臀部基本上是亞洲人的double 。身材是吃出來的,GDP是體重拱上去的。一年花了$190億美元吃ice cream,大約每個美國人吃的是中國人的四倍。當然美國也有追求健康的人,注重飲食、健身運動。

7. 居住問題必须解决,買房按揭或租房的負担很重也是最大的支出。室内設計装修又是一筆支出。家居衛生、清潔用品也不能少。

8. 保險是必需品,車保、醫保、家居保、退休金供款等。由於稅例複雜,很多家庭聘請會計師來報税。

9. 寵物消費大國,佔全球寵物市場四成,而美國人口只是全球的4%。

10. 人有我有追款求新的習慣,買了只用幾次就忘了、退了、轉售了、丟了。有些揮霍的毛病。

目前的情況是特朗普政府的清退部公務人員行動,而部分企業因關税、貿易戰影響而裁員,還有AI 的冲擊下的裁員壓力,令美國的工作崗位增長乏力。今年5月底麥肯錫發表的調查報告,指三成受訪者的消費行為已改變,另三成說凖備改變。怎樣改變呢?就是減少非必要性開支,少買點,轉買較便宜的...美國消費者開始緊慎起來。

旅遊消費不是必須的,今年拉斯維加斯出現了遊客總量下降11%!而各大旅遊州份雖然國內遊人量仍高,但消費金額已下降低! 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外國遊客來源地, 因美加關係不好而令連接加拿大的城市,加人來訪急跌二至三成。汽車行業不漲價就是一種啟示,做遊輪業的朋友推测遊輪公司將會推出更多折扣優惠來搶客。

可以說一般美企在收缩人力資源,市民消費力也連帶收缩,環環相扣。不過美國失業率仍然較低,消費行為也就只是輕微改變。利潤豐厚,就業率高,消費力就強大;只是消費者的貧富差距也將進一步拉開。

Thursday, 14 August 2025

中美之間

北美紀行 23

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可謂是一座中美的連系城市,中國的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都來過。在西雅圖的航空博物館 The Museum of Flight內,有一架舊的空軍1號總統專機給遊人登上参觀,機前放著兩個人像/尼克遜與周恩來!我們趕緊站在旁邊打卡留念。

中國用成堆成堆T Shirt和成衣去換波音飛機,飛機是中國向美國購買的單價最高的産品。曾經中美貿易都聚焦在買波音飛機上,而波音的總部就在西雅圖。

這座博物館的門外掛著不同國家的旗幟,在中國五星旗的旁邊是台灣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叫人如何解讀?

然後我們輾轉去了懷俄明州的Jackson Hole。那裡是一個渡假勝地,每年美國聯儲局都會邀請多國的財長來這裡開三天的年會,討論各央行的經濟政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副行長都不來,偶然派個人員來参加,近年可以說已沒有連繫。

歷來美國都對中國的滙率有意見,要求人民幣升值,而對中國企業貿易和投資又設各種限制,人行不参與Jackson Hole 年會是一種不滿的表態?而年會又有多少是美國授意的政策配合?對此中方沒有說明,大概是經濟政策獨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