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9 October 2025

美國AI建設發展的話題

 Nvidia

英偉達GTC大會展示AI產業的前沿展望。黃仁勛此次的演講涉獵甚廣,全球資本市場熱炒的6G、量子計算、物理AI、機器人、核聚變、自動駕駛全都有份。不是說說而巳,而是搬出平台、軟件、合作方等,面面俱到。英偉達的野心並不止是做芯片,還要做硬件、軟件、搭建平台、做系統,要成為AI時代的霸主。


英偉達又有新的超級芯片推出Vera Rubin ,老黃預測,在2026年底前,「Blackwell+Rubin」就足以衝擊5000億美元的訂單。NVDA 股價應聲而上,收$201.03突破每股$200!若股價升上$205.76,英偉達市值將到$5萬億美元!!


OpenAI

OpenAI 的雄心就在算法上,但是有模型沒有算力的話,就是癈的。早期靠微軟,後來想通了,與英偉達合作閉環擴展算力。然後再把這套打法與AMD, Broadcom 合作,打做自己的算力中心。OpenAI 的願境是,2033年達到250GW的算力電力,總投資$10萬億美元;他們正在為其日後上市鋪平前路。


於是在 AI 的建設到應用,就由這兩巨頭主宰,與當年PC時代的 Intel 與微軟共治非常相似。未來市場仍然是利潤集中到他們兩家,圍繞著他們的就賺組裝的技術、應用上的連接及服務工錢。


Energy

然而堆算力就需要電力,算力的盡頭是電力。美國能源供應上:

Constellation Energy (CEG) ,  供應核電、清潔能源。股價年初至今,升58%。

GE Vernova (GEV) ,  主打燃氣輪機。股價升68%。

NextEra Energy (NEE) , 以再生能源,提供綠電。股價升16%。

現屈美國政府鼓勵核能及天然氣,股價亦有相應表現。


Bubble?

全球的AI算力現在有一半集中在美國本土,未來這個比例可能更高。第二位的是中東,由特朗普推動的合作項目。其他地區該如何面對算力建議設的問題?既然建的就是英偉達+OpenAI的方案,那倒不如租用美企的算力更省事?對算力的需求有多大,現在未有答案,大家都在猜。建成後的租用率才能說明問題,泡沫有否就要等上一兩年才有眉目。


目前的AI模型只能用「笨重」來形容,當新一代的方法出現後,這些算力中心就會馬上失去價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