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濟貿易磨擦巳進入肉搏戰的階段,究竟兩國的經濟實力誰更有底氣?
美國方面
美國今年上半年GDP部門比重
消費支出: 69.30%
出入口額: -5.05%
資本投資: 18.87%
政府支投: 16.88%
合計: 100%
美國今年上半年GDP增長,部門貢獻
美國個人消費的貢獻下降,巳不及過去三年的任何一年。進出口方面,貿易戰已經把進出口搞亂了節奏,第一季大負值貢獻,第二季就來大翻轉。預期第三季又要跌下去。
拜登政府擴大政府開支和體系,以催谷經濟。如今特朗普政府就削減人手和開支,貢獻變為負值。
私營部門的固定投資,都表現積極,但存貨變化卻變動很大,明顯與特朗普的貿易關稅政策有關。
第一季負增長,第二季轉正,綜合起來,美國上半年的 GDP 增長只有0.1%。對第三季的展望,仍然只有以投資帶動!
中國方面
中國今年上半年GDP三駕馬車的比重:
消費支出:52%
出入口額:31.2%
資本投資:16.8%
合計: 100%
中國GDP部門貢獻:
中國的經濟三個馬車均有所貢獻,其中消費拉動最大,與政府的 刺激消費政策有相當密切的關系。目前消費對GDP的貢獻比美國還高,若然補貼退去,情況又會如何?
投資方面,由於我國的PPI 在收縮,預期成本下降,就不會屯貨;所以存貨變動對GDP的 影響微乎其微。資本投資一項,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投資力度是有限度的,主要看政府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赤字管理。
國際貿易情況不友好,中國企業正在走出去。未來出口對GDP的貢獻,不要寄望有大增長。那麼我國的 GDP增速轉入平穩期是大概率的事。
刀光劍影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Jason Furman 在X上發文,AI數據中心及信息技術投資,貢獻美國GDP達92%之巨!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獨臂。數字非常跨張,但又如此確實。美國在AI方面的投資巳經引起多方的泡沫擔憂,未來租不出去的算力若快速上升,價值就一瀉千裡,風險頗高。
相對於美國,中國在AI及芯片行業上的投資雖然也不少,但並未到美國的瘋狂地步。多家機構測算,AI對中國GDP的貢獻約在0.18% - 0.4%,推算數字經濟占比重約10%。這是得益於中國的全產業鏈分布,有助分散風險。
總的來說,美國在貿易戰和制裁中,的確對中國造成經濟傷害。然而我國在投資上仍保持定力,通過扶持消費,提振經濟和信心,補充出口的缺口。
美國的策略同樣對自己做成傷害,有霸王舉鼎之嫌。而且政策變化大,令美國官民都難以適應。目前全靠人工智能一招打天下,風險擴大。相比之下,我國經濟面的應對較美國廣泛,相信更有持久戰。中國的企業正積極對海外投資設廠,接近客戶,美國企業卻要考慮退回高成本的本土生產,高下立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