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4 August 2025

極地之旅

北美纪行 14

美国死亡谷國家公園 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位于內華達州,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曾經創下57°C 的最高氣温,當我們到達訪客中心時,户外的牌子顯示温度到118°F, 48°C!這裡不只熱還非常乾燥,平均一年只下雨54.6mm。不過,在2023年8月20日當天死亡谷的爐溪 Furnace Creek 就在一天内下了55.88mm的雨,引起災難。

死亡谷的壞水盤地Badwater Basin,是北美州最低的地方,為水平面以下86米深。來到這個谷底的地方是一片白色的鹽碱地,一望無際。於是死亡谷便稱為 Hottest, Driest, Lowest 最熱、最乾、最低的極地。

由於天氣極端,旅客必須駕車進入。沿途看不到生命的跡象,滿眼是砂、石,遠望就是山、谷與乾涸的河床,一切都靜靜地躺臥著不動。熱風在不断地吹,把體感的温度吹低了來騙人。除了危險的警告牌以外,這裡的地名標誌都非常到位: 魔鬼高爾夫球場Devils Golf course、地獄門Hells Gate、棺材嶺Coffin Peak、葬禮山 Funeral Mountains、但丁之景Dantes Way,OMG, 這裡是魔鬼的地界!

震撼的是,在這猶地獄之地,竟然曾經有中國人在這裡生活和工作! 而這已是百多年前的事,死亡谷爐溪訪客中心記載了當年華人在這裡生活的一鳞半爪。他們每天在這挖掘硼砂 Borax,用鏟子堆起來,然後放上手推車再搬到蓬車上去。在這悪劣的環境下工作,只為每天得到$1.5美元的報酬,比白人低;而且只能居住在工作栅內而不是牧場屋內。

訪客中心展出了當時華人用的碗和自制的樂器,並說明華工被歧視和公開的惡意攻擊;但華人仍堅持自己的文化與傳統。今天來到這裡的華人都巳是遊客的身份,三十年代礦産式微後這裡便開展為旅遊區,在歷史遺物與舊照片下,不勝唏噓。

Sunday, 3 August 2025

賭城

北美紀行 13

太陽西下,Las Vegas 拉斯維加斯的燈光璀燦,趁著刺熱的陽光收斂,遊人擁出來欣賞賭城的夜景五光十色。賭場裡的人更多,這裡是燈红走綠紙醉金迷的世界。熟悉的賭業:金沙、美高梅、永利、凱撒等等在這裡都各有地盤,有自己的街區。在進入賭城前可以看到大遍的太陽能板,點亮這座不夜城。

拉斯維加斯的人口有六十多萬,在美國就是一個大城市。每年接待遊客上四千萬人,當中約4.7百萬是海外遊客,說明本地美國人很喜歡來賭城渡假,酒店房間都要提前預訂好才敢來。能被稱為賭城必然要有賭場。在拉斯維加斯大道Las Vegas Strip 上就有60家賭場;全市有超過15張賭枱或老虎機的賭場就有150家,小型的更有300家。

賭城吸引之處是除了賭博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娱樂、表演和適合小孩的活動,讓這裡成為家庭旅遊的選擇。要在賭城看表演,最好提前訂票,一般當天都買不到票的。

在酒店上房間、去餐廳都要路過賭場、老虎機,不断誘惑遊人“賭番两手”。美高梅集團在這裡有13家酒店地盤最大,摩術大師大衛高柏飛仍然在MGM Grand 有演出;金沙在這裡就有一個超大展覽會議中心;賭城每年都舉辦格蘭披治一級方程式賽事。

拉斯維加斯市政府積極推動賭城的娱樂事業多元化,建了個有蓋球場 Allegiant Stadium,該球場場館於2017年開始建設,市政府發行債券集资$6.5億美元、賣出個人坐位許可證、命名權等筹得$3億元,另外美式足球隊Rapiders 出資$11億美元。目前這個球場巳是Rapiders 的主場館。現在又吸引了奥克蘭Oakland 的A‘s 棒球隊轉來拉斯維加斯作主場將由2028年起在這裡比赛,吸引球迷前來!

拉斯維加斯就是集賭場、歌舞、摩術、展覽、賽車、棒球、美式足球一體的娱樂城。由經濟角度看,這裡100%服務業、沒有農業沒有工業。難怪美國服務業PMI 指數能如此強。不過這樣的美式娱樂生活並不適合所有人,加上40° 以上氣温的確不容易。賭場裡遊客三五成群落注,但細看之下其實很多孤狼,不帶一絲笑颜坐在機前對決。

這裡房價比加州低、吃飯也比加州稍為便宜(高檔次的另計),相對工資也低。來拉斯维加斯只有餐飲、酒店、表演、運輸等服務業的工作崗位。但由於生活成本低,仍吸引部分人由加州搬來,其中台灣人不少,並早在2016年成立了Las Vegas台湾同郷會。有台湾人说這個城市有齊八大行業。

Saturday, 2 August 2025

水壩工程

北美紀行 12

要控制河流不致氾濫,並利用水力發電,這項水利工程龐耗資龐大,動用全國各地資源人力物力而完成,並創下一個世界紀錄。今天參觀的不是長江三峡工程是在美國內華達州的胡佛水壩 Hoover Dam。

胡佛水壩於1931-1934年建成,是當代最龐大的工程,也是當時美國歷來最大的政府投資項目。1929年美國開始經濟大蕭條,於是採納了經濟學家凱恩斯的意見,由國家投資基建項目來推動社會經濟復甦。

1942年建了個訪客中心給遊客參觀。現在遊客進入都要先通過保安檢查,然後進入影視廳看當年的纪錄片,還有一個展覽廳介紹當時工程的內容及工作人員等。然後去參觀發電機組及穿行霸內通道,全程均有工作人員做介紹。整個介绍竟然與我國三峽水壩的展覽的宣傳口徑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1 介紹都有表揚工程的貢獻
2 說明工程的突破與創新
3 合全國之力完成

原來中美相方在基礎設施的發展何期相似,只是時間上兩者相差69年。當工程上馬,困難浮現,工程技術人員便想出新方法來解決,成為技術上的突破與進步。熟能生巧,工程做多了技術與工藝都會進步;然而今日的美國在基建的步伐上已經慢了下來。三峡工程的技術難度及發電能力已.經遠遠抛離胡佛,三峡大壩還可以通航呢!胡佛水壩創先河,至今依然遊人如鲫,每年約七百萬遊客,很多美國人來参觀。

最後有一個花邊新聞,胡佛水壩由墾務局招標建做,最後由六家合资組成的一家名為“六公司” Six Companies Inc. 投得。其標價最低,而且非常接近墾務局的底價,成為一方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