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
美國公布第三季GDP竟然高達4.9%,其增長的構成:
消費者支出 2.7%
存貨 1.3%
政府開支 0.8%
出口 0.7%
固定資產投資 0.2%
進口 -0.8%
合計: 4.9%
可以說經濟增長是由消費帶動的。
消費支出的2.7%貢獻可細分為:
服務業 1.6%
耐用品 0.6%
非耐用品 0.5%
疫情下,歐美各國都靠中國的生產力來支持。疫後,美國的生產回歸本土及供應鏈重組大力推行,政府推出多項政策包括稅務優惠、行業補貼、貿易壁壘、禁投中國等,引導企業向美國投資。而美國政府亦提出基建投資項目等,令政府支出不斷上升,赤字增加。本輪GDP 是由政治政策及政府借錢而帶動出來的。
例如美國政府就給予Intel 財政和土地支持,鼓勵Intel 在美國本土建立新的先進制程芯片生産線。汽車在北美自貿區生産者才可得到稅務優惠,否則要面對增加的關稅,推動汽車品牌走到美國或墨西哥建廠。
企業方面,由於AI 語言模型落地,大企業都要投入開發和應用,帶動了投資的熱潮。
在投資活動下,美國工人就業改善,收入增加高過通脹增加,個人財富中位數上升,令消費能力保持增長。
美國政府對烏克蘭的援助亦提高了政府的支出。
雖然拜登政府給如此高的經濟增長率,國民並不認可。民調顯示59%不認可,37認可。民衆關注的通脹無法收斂,而政府的借貸又創新高。
美國這兩年來的商業投資週期,首次顯現收縮的蹟像,設備如電腦等銷售下降, 新工廠的建設亦有所減緩。往後工資增長的動力在減弱。
美國政府的開支少不了,稅務優惠令政府收入增長不了,赤字在來年應該下不來。各國已對美國國債有所顧忌,美國需要發債來維持赤字財政,但發債越來越困難,因為買家越來越少。如果美元風險上升,強美元會變得沒用,資金會離開的,世界經貿會翻轉。因此美債最終仍然要靠聯儲局來收。
聯儲局為對抗通脹而加息,增加企業及政府的資金成本,有打擊經濟的意味。但是以上所述的投資趨勢下,通脹又下不來,最後聯儲局可能只有接受較高的通脹率以停止加息。目前市場堅持聯儲局在11月1日會議不敢加息(99.5%), 拖到12月。
高息、高通脹、高工資vs政策支持的多方結合下,美國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是焦點, 市場對此有憂慮,致使股市回調。預期下季美國GDP 仍然有增長但會少過今季,未來逐步回落,高息仍將要延續到明年。
新的行為
美國息口是發達國家中最高的,令美元強勁。但是美國要搞供應鏈斷鏈,在政治策略下,企業沒有利用強美元優勢向外國投資而是向美國本土及墨西哥投入;把在中國的企業拉出去,在歐洲的企業拉到北美洲去。
這産生了一個新的問題,美元高息吸引了各地資金流入,但美國資金並沒有因美元強而向其他地區做投資形成國際上的環流。那就令各地都欠缺資金,增長困難。
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我國利率配合經濟狀況下就會較美息低,利率差距令資金外流,出外設廠的企業都會留著資金在外避免人民幣滙率風險和賺取較高利息。中國投資市場仍然要面對與美息差的劣勢,外資流入不振,股市仍欠上升動力。
外資有去中國化的行為,給中國經濟及就業帶來壓力。東盟、一帶一路是中國經貿增長的重要陣地。
恆指今年預期在18,000徘徊,未有突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