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2 June 2018

由比特幣到區塊鏈的江湖闖盪


2017年美國一家小型上市公司Long Island Iced Tea Corp 改名為 Long Blockchain Corp (LBCC); 無獨有偶, 在香港上市的坪山茶業集團有限公司 ( 股份代號:364.HK )亦改名為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Long Island CEO 直言區塊鏈是這一代人的機遇, 所以要轉移公司的策略去追逐行業的轉變。在英國上市的一家小型公司Stapleton Capital 改名 Blockchain Worldwide, 公司的策略就是去收購區塊鏈科技的公司。新的股份代號 BLOC ( LON) , 讓這家公司佔了便宜。公司的名字與區塊鏈沾上, 股價馬上拉高。

區塊鏈的魔力源於Bitcoin比特幣, 當比特幣炒得如火如荼之際、其它虛擬貨幣蜂擁上巿。當虛擬貨幣受到各國央行禁制, 市場的目光開始轉移到比特幣背后的科技上去, 那就是區塊鏈 Blockchain
 

先從比特幣說起

擁有Bitcoin 虛擬貨幣, 你只有一個網絡上的地址並不是一個硬幣。特點是不需要一個中央銀行來管理, 於是把每一筆交易都加密生成一個密碼 (Hash), 那麼: 本次交易內容, 本交易的密碼, 上一次交易的密碼, 這三組數据就成為一個區塊 (Block) 而由於每個區塊都有上一個交易的密碼, 這樣串起來就是區塊鏈, 這一串的交易紀錄就形成了一個記帳的帳本 (Ledge)

這個帳本不是存放在一個公司的服務器(Server), 而是讓參加這個遊戲的每個人都有一個相同的文件, 各自存放在自己的電腦設備中, 同時把該設備分享出去, 讓大家可以互相查閱帳本。技術上稱之為去中心化的網絡(Decentralized network), 目的就是保証沒有人可以私下修改紀錄。然而, 有新的紀錄要加上的時候, 便要先得到大家同意(consensus) 才能一起新增一個交易紀錄; 而核實付錢的人是否的確有足夠的幣值在帳上就是礦工的工作。當有新的交易要產生, 礦工要在十分鐘內挖完, 礦工們都在爭取時間希望能搶先完成任務以穫得Bitcoin 作奬勵。

沒有人知道/公佈用Bitcoin來買賣東西的交易規模; 炒作的情況下Bitcoin 是一個產品而不是貨幣, 是被買賣的對象。用Bitcoin 購買東西或炒賣Bitcoin, 用戶可以安裝一個app: Bitcoin Wallet, 這個電子錢包掛靠一個公司, 用戶就不需要直接連上去中心化的網絡”, 而是由該公司代辦; 風險就是虛擬貨幣有可能被盜。 現在也有一些硬件的Bitcoin Wallet以減低被盜的危險。


一個Bitcoin 的交易要等候礦工十分鐘, 這個屬性注定我們不可能用它去星巴赫買杯咖啡或去超市買東西。而且Bitcoin 交易要由礦工來代勞, 金額小的交易都沒有礦工有興趣去碰, 形成用戶的交易要求一直不能完成; 這種拖延可不是十分鐘一小時的事兒, 而是拖幾個星期沒人答理。現有的虛擬貨幣根本上無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

比特幣並未能像美元、人民幣、歐元等作為一種貨幣來使用, 它的價值變得有點像黃金; 然而它較黃金又遜色一籌, 因為黃金還有工業上的應用和飾物市場。

比特幣與黃金相同之處是都有採礦的成本, 比特幣的礦工需要添置高速的計算機來破解挖礦中的數學難題, 爭取最快破解以贏取比特幣。但這個過程非常耗電, 電費成本佔總成本95%以上, 那麼礦工自然向全世界出發尋找電力成本最低的地方來運作。據英國網站powercompare.co.uk分析, 科威特, 委內瑞拉, 缅甸, 巴林, 中國仍世界上電費成本最低的五個國家。折算下來, 在科威特每枚Bitcoin 的電費成本是US$1,415, 中國是US$3,645, 在美國就要花上$10,720

雖然礦工可以得到Bitcoin 作奬賞, Bitcoin 的挖礦計設亦將Bitcoin的數量設定了上限為二千一百萬枚; 隨著時間的推移、礦工要破解數學難題只有越來越難。當全部Bitcoin 都發出後、礦工便沒有誘因去做核實交易的工作, 那時用 Bitcoin 做交易將要付費 (Transaction cost), 這對使用比特幣的人絕對不是好消息。



既然這麼麻煩, 大佬們看到商機了。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 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2017年未相繼推出Bitcoin 期貨(Futures), 提供看好及看淡的工具方便大家去炒Bitcoin

現在已出現了小額交易難以完成的情況; 長遠來看, 人們很有可能對Bitcoin 失去興致。 Bitcoin 作為虛擬貨幣的試驗品給市場和政府很多啟發和借鏡。虛擬貨幣的匿名特點做就了它們洗黑錢的先天性質, 無法監管! 沒那個政府會接受得了。那麼把虛擬貨幣的概念拿下, Blockchain 用於其它地方又會怎樣?


區塊鏈的一步一腳印

從比特幣的經驗來分析, 區塊鏈Blockchain 去中心化的系統是建基於用家是互不信任的。若然一家公司內部的運作就不需要應用區塊鏈技術, 因為企業內的不信任的問題可以用行政級別及權力來解決, 公司只要用服務器 (server) 便可以了, 省力氣省時間。

A國的出口商对B國的進口商是不信任的, 出口商通過銀行的協助要求買方開出信用証 (Letter of Credit) 才會發貨, 而船公司收到出口商的貨物後開出Bill of Lading 提貨單。經過買賣雙方的銀行對接後, 提貨單送到買方手上, 買方才能去提貨。船公司在貨品送達港口時需按當地要求報關、卸貨、存倉等。這裡涉及買方、賣方、兩家銀行、碼頭和船公司多個不從屬的單位, 用區塊鏈可以使以上繁複的流程簡化提高效率。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一個出口商做不了這樣的一個新系統, 必需是行業內的共同意向。


目前全球最大的海運公司馬士基正與IBM合作開發一套用區塊鏈的航運管理系統, 並得到鹿特丹等港口的支持。 IBM 若要把銀行都拉進行, 還得下一番功夫。無庸置疑, IBM 的野心是要建立一套供應鏈(Supply Chain)的區塊鏈系統。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 應用區塊鏈要選對場景還要行業內的不同的企業支持。

區塊鏈系統並不需要研發甚麼新的科技來實現, 它只是軟件上的應用開發為主, 拿現成來用。在商業應用的領域, 與現有的數据庫 /ERP 銜接比較重要, Oracle SAP 兩家ERP 巨企都在今年推出Blockchain services platform, 追趕IBM 的腳步; IBM 宣稱已有400多客戶來自不同的行業使用其區塊鏈系統。 

去年八月, Walmart 就伙拍 IBM, 京東, 和清華大學共同開發區塊鏈食品安全系統跟綜食品的來源, 要讓客戶可以隨時查閱所購買的食品的來源及衛生紀錄等。該系統已得到十家食品供商及零售商支持, 包括Dole, Driscoll’s, Golden State Foods, Kroger, McCormick and Company, McLane Company, Nestlé, Tyson Foods, Unilever

商用的區塊鏈系統不再像Bitcoin那樣用區塊來紀錄付款紀錄, 而是紀錄各式各樣的文件和數據。為了使系統運作便捷流暢, 目前開發商全部把decentralized network 放到雲端並稱之為Blockchain cloud。比特幣要等待十分鐘稱認交易的做法亦過時了, 利用數學模型, 業界已提出多種容錯機制令交易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礦工當然是不需要了。

區塊鏈系統另一個被受關注的應用就是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當不可改動的合約被確認到系統後、合約條款便會自動執行; 這裡, Blockchain 系統的目的是要避免不被信任的對方不去履行合約。自動執行合約條款比較複雜, 有很多討論的空間而且還有可能要得到監管部門的批准; 因此智能合约仍在初步發展階段。

區塊鏈系統就是要針對交易方之間的不信任狀況, 建立新的系統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可應用的場景很多, 在這裡就不深入討論了。


投資前先了解

如果你很想炒比特幣、用期貨比較好。如果你想投資區塊鏈, 市場上的Blockchain ETF 並不是好的選擇, 因為他們投的是科技股而矣, 那些公司沒有多少盈利來自區塊鏈或虛擬貨幣, 致使ETF 的表現與區塊鏈發展關係不大。

一家賣瓶裝冰紅茶的工廠是否能吸引其上下游企業使用他開發出來的區塊鏈系統, 看來他的路仍很漫長, 要說服眾多企業同意使用一個新系統的確不容易。IBM 提前佈局區塊鏈, 利用自新市場地位已打開了市場, 藉得投資者關注。一個特定的區塊鏈系統一旦形成並為業內相關企業接受, 將會是個護城河很深的生意。區塊鏈系統正在萌芽時期、市場上很多區塊鏈系統開發商可謂魚龍混雜, 可以先觀察再投資、以免彈藥亂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