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7 November 2024

大洋彼岸的計劃

 市場反應很快,Trump trade 已在特朗普當選後兩周後稍為降溫,取而代之的是Does Trump work? 特朗普的施政效果如何?前方大霧。


*頭號問題是通脹*

最新公佈的美國CPI 及 PPI已經表現出結構性通脹的味道,分析員客氣地稱之為sticky黏性,避開了結構性一詞。然而未等到朗朗普上任,reflation 再通脹的可能性已然再被討論。結構性通脹需要針對其構成因素來解決,但無論那個黨上台都看不到有想解決的跡像。反而特2.0時代任命一批官員都是對華強硬派,很難想像貿易戰不開打,通脹就只有上升難以下降。歷史的教訓是,1930年胡佛總統向超過兩萬種商品大幅增加關稅,最終令美國經濟大蕭條!特朗普以為減企業稅、財政鼓勵製造業回歸、降利息三招便能化解;大衆則估計後果將是美國財政赤字擴大,要增發國債。

圖1  美國通脹



一面是通脹升、一面是想降息、這對聯儲局政策來說是矛盾的。西方市場的反應是相信聯儲局的獨立性,那就是估計利率跌不了,進而導致強美元,對亞太股市債市不利。而未來還有大量的美國國債供應,債息無法下行。

圖2  美國從中國進口額



*社會內部矛盾與製造業*

美國經濟基調好,有成長、企業有盈利、生產力不斷提高。在這樣的氛圍下,為何美國人民特別是搖擺州的市民會反感民主黨呢?因為財富集中在1%的富人手裡,底層社會對通脹特別敏感。美國低層社會與外國比較可能就不算很窮,但問題是在境內有些人特別有錢。法國的黃背心社運反映出相似的問題。


人工智能和機械自動化提高生產力,有利美企美股,但利益分配不均。美國大選花了破紀錄的159億美元,富人巨資押注,支持者得到怎樣的回報是選舉的核心問題。搖擺州的選民是客戶,捐一億美元的是老板,這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群體,特朗普要改變美國社會財富分配現狀看來不可以。


馬斯克的效率提升辦公室,無論出手如何戲劇性,結局可能會是“無意間”清除了民主黨的利益鏈條,削弱民主黨的力量。另一個當然是裁員效果,政府職位減少後要成為外判員工了,不能靠政府就只能背靠工會。


按照公開的特2.0政策,一番操作後並不見得會改變社會利益分配困擾(工會只是一個另類老板而已),勞動力密集行業的工人成本是不會下降的,企業的出路是要麼進口、要麼自動化。有研究社出報告說未來美國自動化生産設備市場,有望年增長9.7%;德勤 Deloitte 的調查發現86%受訪美國製造業認同智慧工廠smart factory是未來五年內提高競爭力的主要手段,2030年生產力可望提高12%,而生成式AI 可以協助産品設計、售後服務、供應鏈管理等多個方面,而企業將投入更多去發展和留住人材。美國不能擺脫進口,但政策上會抑壓進口、鼓勵智慧投資。

圖3  美國製造業就業人口


圖4  美國生産力增長、製造業落後了


圖5  美國工廠做投資由2022年起大升


一個國家要制訂製造業産業政策,意思就是選擇性地集中資源辦大事。美國的選擇是芯片製造、太空軍事、生命科學為主。既然沒有亞洲的全産業鏈,就聚焦於最高端,從上游來做控制。那個向中國所有産品加徵60%的預告,似乎是危言聳聽的下馬威、談判的價碼。


*賭場擴張*

Bitcoin 被寵幸到甚麼地步,投資者作出無限猜想。市場認知的重點是虛擬貨幣不用於正常社會生活,不會拉升通脹,價格(Price)脹多少不影響實體經濟!不過既然與社會經濟活動無關,其真正價值(Value)就成疑。搏彩(不好稱為投資吧)於此必須緊慎控制風險。


美國財政部不可能花錢去買鬱金香作為投資,財政部亦沒有投資回報的KPI;理論上美國政府可以無限量發行美元,更不需要用虛擬貨幣做儲備。特朗普與馬斯克更似是要讓美國掌握虛幣的訂價權,通過增加投資品種來吸納世界資本。


擺出強人姿勢的新總統,內外戰線同時展開,令人目不暇給。在迷霧中波動就會擴大,美股有極大可能先從高位做調整。做好風險管理總比在高位盲目樂觀來得合理。

Sunday, 10 November 2024

英偉達 下一步

 目前市場上的AI 應用被稱為“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erative AI,是用生成式模型在學習後做出圖像、文字等的多種媒體的新的內容。Open AI, Microsoft, Meta, Google, Apple, Amazon, Tesla .... 大家都在爭這塊地盤。他們絕大多數都用上英偉達Nvidia (NVDA) 的AI芯片,一代一代的追著上。


稍為接近的對手AMD亦落後英偉達1-2代,英偉達可謂一騎絕塵。客戶們要在AI 應用的橋頭站穩陣腳不落人後,都不惜以重金購買英偉達最先進産品,建立大、更大的AI 計算中心。


別以為英偉達的故事到此就講完!


人工智能下一個領域稱為 Agentic AI, "代理AI",就是要AI 自主做出決定,毋須人類介入而能完成任務,重點在自動化上。


舉個例子,生成式AI 給人們産生一個PPT presentation, 代理AI 還要做好推廣活動安排,在網上渠道發佈推廣訊息,追蹤目標群體反應等等。目前代理AI 的開發工作已在征途上! 代理AI 的應用廣闊,例如荷蘭一家保險公司已把代理AI 溶入其汽車保險索償系統中;Zara把AI 用於庫存管理系統中以應對波動的市場需求。 這個領域必然充滿競爭者!


聯想集團(992.HK) 盯上了這個新的天地,與英偉達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名為 Lenovo Hybrid AI Advantage with NVIDIA 的全新平台;當然平台上所有芯片都來自英偉達。這亦是英偉達在佈局下一代的市場,英偉達不單是領跑AI 芯片,還要走向新的領域,預測英偉達的AI 芯片仍會不斷演變進化。


英偉達亦同時與埃森哲, Accenture (ACN), 共同開發代理AI, 埃森哲已於今年7月推出了基於Nvidia AI Foundry的AI Refinery框架,現在更進一步要走向Agentic AI。  ServceNow (NOW) 與英偉達成為合伙伴(partnership)並優化英偉達的NVIDIA® NeMo™ models 在 NVIDIA DGX™ Cloud 及 NVIDIA DGX SuperPOD™ AI supercomputer 上運行。Accenture 與ServeNow 都是美國的IT企業,市值都在$2,000億以上實力強大。英偉達正在多路並進,實行遍地開花,令其産品在下一代的應用繼續佔據領導地位!


NVDA股價只差$7就會到達$154的平均目標,現在入場值博率似乎不高。11月20日將會公佈季績,而這份業績基本上市場上已沒有懸念,Blackwell 芯片一片旺場。這個情況讓投資者非常煩惱,舉棋不定。


按以往每次季報後的三個月空窗期,英偉達股價都會有上有落,希望今季會在業績後有上車機會出現啦!


英偉達目標價的演進 :